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441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679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行政办公中心B区六楼
趣味盎然的小满习俗
新闻作者:王婉若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南方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小满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在民间,围绕着农事活动和物候特点,形成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习俗。
  抢水。在古代,小满节气一到,多有抢水之事。因为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旧时农民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农谚云:“小满动三车”,这三车分别指的是丝车、油车和水车。按照惯例,水车要在小满时才能启动,启动前还要举行“抢水”仪式。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人家来确定日期,安排准备。等到那天的黎明时刻,大家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大家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直到河滨水光才停止。
  祭蚕。我国的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茧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因此我国南方农村养蚕十分兴盛,尤其是苏浙一带。相传小满时节是蚕神诞辰,因此苏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祈蚕节。由于蚕生性娇贵,非常难养,所以古人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让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每到四月放蚕时节,人们都会举行祈蚕节。祈蚕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家在哪一天“放蚕”便在哪一天举行,但前后差不了两三天。南方许多地方建有“蚕娘庙”“蚕神庙”,养蚕人家在祈蚕节那天到蚕娘、蚕神庙前跪拜,供上酒、水果等供品。还要用面粉做成蚕茧,用稻草扎一座山,将“面茧”放在上面,象征蚕茧丰收。
  祭车神。在小满时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祭三车,即水车、油车、丝车。古时候人们的耕种和生活都离不开这三车。所以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日子红火,人们在小满这一天祭三车。传说管水车的“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品祭拜它。值得一提的是,祭品中有一杯清水,祭时泼入田中,以此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这些有趣的习俗,鲜明地表现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表达了农民们祈愿丰收的良好愿望。
  吃苦菜。进入小满节气,天气渐热,许多地方在小满这一天有“吃苦菜”的习俗。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我们所说的吃苦菜的习俗,指的就是一候的“苦菜秀”。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嫩时可食,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说的是小满时节,苦菜已经枝叶繁茂,可以采摘了。它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小满期间,天气高温多雨,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患上皮肤病。此时吃些苦菜,既能补充营养,又可清热、解毒,可谓一举两得。《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来醒酒。
  看麦梢黄。农谚有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每年小满之后,麦子逐渐成熟,在我国的关中地区,出嫁的女儿和女婿都要携带礼品如油旋馍、黄杏、黄瓜等,回娘家看望,慰问娘家人,并问候今年的夏收情况,甚至还有些地方把它定为一个节日,叫“看忙罢”。等麦收结束之后,母亲又要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而小满这个名字,难道不让人联系到一位乡村女孩吗?这个习俗体现了生产劳动中,母女间的心心相连,母女情长。
  千百年来,这些趣味盎然的习俗,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它不仅仅寄托着人们追求健康、祈愿丰收的美好愿望,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