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成熟迎来采收期
近年来,岔河镇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牛栏江流域石漠化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引进公司到恰西村发展经果林种植,美了村庄的同时还富了村民。
近日,记者走进岔河镇恰西村软籽石榴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饱满的石榴挂满枝头,丰收在即。基地内,身着民族服饰的网红达人们前来打卡采摘,周边游客也驱车到此秋游赏果。
“我们听说这里的软籽石榴成熟了,特意下来采摘,我采摘了6个,差不多有10多斤,过几天我们打算带着亲友们再来采摘一次。”来自威宁的游客彭雪说。
“石榴基地有200亩左右,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群众出土地,公司进行管理和销售,今年预计亩产量达5000斤左右,按照5块钱一斤的价格计算,亩产值在25000元左右。”石榴种植基地负责人宁选争说,目前,这片石榴种植基地已经进入初产期,明后年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大幅度上升。
这个秋天的恰西村,果香四溢,不仅有个大饱满的石榴,也有诱人味蕾的葡萄。在恰西村的葡萄大棚种植基地内,一串串绿色的阳光玫瑰散发着阵阵果香,红石榴绿葡萄拉开了恰西村丰收的序幕。
葡萄基地内,务工群众正小心翼翼忙着采收成熟的葡萄,采收、装箱、运输,好不热闹。
“我在这里管理阳光玫瑰葡萄,每月给我4500块钱,学到了不少管理技术。”葡萄基地管理人员宁选国说,葡萄今年刚挂果,一亩产量大概有2000斤,今年的市场价格是25块钱一斤,亩产值在5万元左右。
恰西村石榴和葡萄两个产业基地的发展得益于岔河镇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恰西村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引进威宁县宏宁特色产业有限公司发展特色产业种植。
公司负责人宁选争从农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林科所工作,常年与经果林打交道并情有独钟。自国家支持农业专家下基层投资创业后,他决定选种石榴和葡萄,把一身本领运用到实践中去。
“水果种植后期管理技术至关重要,我们公司主要开展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销售,群众以土地入股,水果销售以后就给群众进行分红。”宁选争说。
威宁县宏宁特色产业有限公司还邀请贵州大学农学院专家团队,到基地开展种植技术管理培训,同时与市场积极对接,真正让经果林产业在恰西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作用,把我们的葡萄、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助力乡村振兴。”岔河镇党委书记刘崇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