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产业振兴助力民族团结抒写“威宁新模式”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郭翰 陈雪琴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紧扣“五融”强“五力”主题,聚焦“七个样板县”,打造“六带”示范升级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载体更具成效,通过产业联动、区域互动、行业活动、产业发展更具“融”的魅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具新典范、新魅力,抒写出“威宁新模式”。
党建引领强戮力
威宁自治县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塑造底色,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崭新图景,以产业发展规划搭建“桥梁”,不断扩大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六带”示范更具时代发展潜力。
双龙镇是威宁自治县“六带”示范产业发展一个重要典型。双龙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对标市委“党建五项行动”和县委“五五攻坚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市场主导、合作社带动、为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减去市场过剩产业,不断扩大“赤松茸、香葱、萝卜”等产业,香葱、白萝卜、莲花白、白菜等蔬菜种植规模达10651亩,喷灌等设施齐备的高标准农田9500亩。西红柿、羊肚菌等为主的蔬菜大棚937个,依托生态资源种植林下天麻500亩、试种林下羊肚菌27亩,全程机械化种植优质马铃薯2800亩,农户受益土地流转费1104万元,持续提供1000人以上的就业岗位、预计务工创收2500万元。威宁自治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落实各民族群众增收帮扶措施,效果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企业凝聚强活力
裕晟农业,属于政府招商引资企业,近年来,留住地方就业人数200余人,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目前发展赤松茸600亩、1100个大棚,年创收达3000余万。
裕晟农业负责人胡大钦告诉记者,裕晟农业利用双龙镇独特的地势和高海拔气候,大力发展赤松茸产业,在稳定的市场基础上,有效实现乡村的产业创新发展。
胡大钦还说,双龙镇民族团结氛围浓厚,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深厚,各族群众在基地务工,互相结下深厚的友谊。赤松茸基地过去属于一块闲置土地,经常会出现旱涝不保收的情况,现在得到有效利用,还能解决当地上百人就业,平均每人每天收入达到80-100元,每个月发放工资就是30余万。
双龙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发展思路,根据水潮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香葱产业,2023年种植面积800亩,一年种植3季至4季,800亩香葱年产量可达到5000吨至6000吨,按照目前每吨3000块的市场价,产值超1500万元,并带动周边150余人在基地实现就业。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群众积极参与,党委政府温情助推,投资人不断涌入,成为了双龙镇高质量发展的靓丽风景线。
团结奋进强协力
双龙镇按照威宁县委、县政府要求,全面深化农业产业线上线下销售畅通发展,有力提升乡村产业品牌知名度,促进双龙农业产业和餐饮业综合发展,构成宣传效果与经济效益良性循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变。
双龙镇镇长锁华美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企业能创收,村民能致富,就是党委政府助推民族团结,发展产业的目的,特别是群众能务工、能分红、能参与产业发展,成为了凝心聚力的强大动力。”
群众一年四季都有工作做,赤松茸产业销路广,销路稳定,在北上广有稳定的市场,一年就有三季收成,企业有信心,各族群众有协助发展信念,成为了双龙镇又一个产业发展的典型。
群众致富强动力
双龙镇是威宁自治县“六带”示范中的一个“明星”,通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融合、相互促进。群众的日子富裕了,生活环境变好了,大家的心就更同心,与周边的各个民族群众更加团结。
“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促进各民族群众就业增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锁华美这样说道。
双龙镇党委书记赵碧告诉记者,双龙镇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各民族相融、相通、相敬的传统,也是双龙镇十分明显的特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民族团结之花在双龙镇美丽绽放,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强聚力
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
威宁自治县通过一系列民族团结活动“镇BA”“火把节”“美食节”“特色产品展示会”“马拉松”等节(活动),进一步拉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凝聚强力。通过媒体专题宣传,融媒体、网红现场直播,进一步传播和展示“阳光威宁”的品牌发展力量。
政府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夯实民族发展的根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新篇章。
威宁自治县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五融”强“五力”为主题,大力实施“六带”战略,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取得历史性成就,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改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创建迈向崭新的征程。
民族团结强全力
如今,威宁自治县产业基础越来越厚实,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能源强县的转变,打造了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数字经济、生态文明提速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越来越发挥强有力的支撑。
林下产业、畜牧产业、种植产业、养殖产业名气越来越大,曾经外出奔波务工的群众纷纷选择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
威宁自治县通过“六带”示范,产业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各民族深切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已经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的心中。
走到各乡镇,“六带”示范,民族团结,成为了各族群众在一起心连心,手拉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齐心协力追求幸福日子的“威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