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人才“组团式”帮扶 润泽乡村振兴沃土
通讯员 辛祥
怎样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发动机”?如何在乡村振兴沃土上发挥最大效能,取得更好的帮扶成效?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威宁根据县域实际,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人才引领发展,以发展聚焦人才,奋力建设人才强县,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打造人才高地。
2022年,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副校长宋文仲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号召,从广州市番禺区不远千里赴威宁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并成为毕节市首批命名的教育领域3名骨干培育工程专家之一。
一年来,宋文仲带领团队持续引进东部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定为学校的品牌战略,不断为威宁教育领域业务骨干拓宽视野、启迪思想,提高学术水平,增长知识和才干。
威宁不仅重视教育方面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也特别重视医疗及农技人才队伍建设。
“艾竹主任要三个医院来回跑,目前主要在威宁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开展对口医疗帮扶事宜,还要兼顾威宁县中医院、威宁县妇幼保健院放射科的帮扶工作。”威宁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介绍。
宋文仲和来自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的艾竹只是威宁依托人才“组团式”帮扶打造人才队伍建设高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威宁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把“人才战略驱动”作为推动“五五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联络专员,形成“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联系专员+帮扶团队”工作机制,紧扣教育、医疗、产业等需求,制定帮扶工作“一县一方案”,对接选派单位精准选派,围绕“产业链”补强“人才链”,使各类人才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互融互促,全面推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全县有中央和省市选派帮扶人才149人,整合各级选派的科技特派员、省直部门下派的帮扶专业团队和县内选派的623名科技特派员力量,围绕5大主导产业和2大特色产业组建7个专家团队,实现科技“联乡帮村助企”全覆盖。
在各领域专家的倾力帮扶,有力推动威宁教育、医疗、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成效。2023年威宁县中考均分超出市均分20.28分,中考成绩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高考本科综合上线率排全市第四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中职就业及升学率达95%。同时推动省人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深度融合办医,县人民医院挂牌贵州省人民医院威宁医院,加快“五大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在全县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县医院医生练习吻合技术
2022年,威宁率先在全省建成首个县级“科技特派员之家”,并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差旅费报销等政策,在人才职称评审、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落实职称制度改革措施、突出“四不唯”评价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营造舒心工作环境。
“2022年以来,威宁县发放来威帮扶人才津补贴54万余元,为科技特派员列支财政资金45万元。建立帮扶干部人才档案,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定期考核评估,按考核结果,推荐省级、市级优秀等次20名,职级晋升17人。”威宁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下一步,威宁县将坚持把加强人才“组团式”帮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建机制、强政策、优服务,积极发挥“组团式”帮扶人才优势作用,多措并举提升“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成效,着力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