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测产相关数据进行记录
本报讯(通讯员 刘军林) 9月2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深入威宁县雄山街道寒洞社区,对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承担的200亩芸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进行田间测产验收。
测产验收中,专家组首先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了芸豆的长势,听取了示范基地负责人对所采用的芸豆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根据芸豆田间长势和结实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田块测产点,对每个测产点随机选取样点进行实割实测。经过测量采收面积、脱粒、称重、测定含水率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步骤,最终分别测出示范基地内引进种植的6个芸豆新品种的净作折合亩产量,黔芸豆1号239.38公斤、中芸10号227.19公斤、中芸11号236.99公斤、龙芸16号量211.49公斤、龙芸18号221.74公斤、龙芸21号184.36公斤;以上6个品种芸豆净作折合平均亩产220.19公斤,与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高产创建标准比较,增产40.19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专家组对威宁芸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选用的品种、技术运用、发展模式、田间管理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威宁芸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田间种植规范,整体长势良好,各项技术到位率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芸豆新品种在本区域内的应用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成员、威宁芸豆高产创建示范负责人赵龙介绍,威宁芸豆高产创建示范融合了由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领衔、联合威宁自治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威宁春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揭榜挂帅项目特色作物(芸豆)小面积超高产和百亩方高产示范项目,以集成推广一批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挖掘一批高产食用豆为典型,采取“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融合农机农艺播种技术,集中展示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选育的优良芸豆新品种黔芸豆1号、中芸10号、中芸11号、龙芸16号、龙芸18号和龙芸21号,示范面积200亩,预计目标产量为净作芸豆每亩180公斤以上。经此次测产,芸豆亩产远远超过了预计目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这次示范将该技术成果向当地农业部门、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推荐,为芸豆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对威宁扩大食用豆种植面积,推动毕节乃至贵州食用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