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471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679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行政办公中心B区六楼
哲觉镇马桑林村:安丹河畔牛儿壮
新闻作者:岳刚 杨静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聪云正在给牛群投喂饲草

初秋时节,走进哲觉镇安丹河畔的马桑林村,蓝天白云下,悠悠牧草香。
  走进村民陈聪云家,只见陈聪云夫妇正忙着给牛群添加草料,标准化建设的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低头“吃午餐”,不时抬头“哞哞”叫着。这是陈聪云夫妻俩的致富产业,也是他们家的“幸运产业”,因为养殖,他们改变了生活。
  “2016年我身体受了伤,孩子也还小,家里实在困难,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国家养牛扶贫政策来了,给我家扶贫资金,我就开始养牛。这几年来,通过养牛,我家一年有近20万元的收入。”算起如今的收入,陈聪云很是满意。
  在马桑林村,养牛逐渐成为很多家庭的致富途径。除了陈聪云外,村民陈顺发、丁云乖等也在养牛方面尝到了甜头。
  “2021年,我开始养牛,最初是6头牛,我一边养殖一边售卖,能繁母牛每年都产仔,到如今我家一共有12头牛。”陈顺发一边清理牛粪一边说。
  曾经的建档立卡户丁云乖,养牛创收他可是行家里手。这些年,靠着养牛,他供应了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一家人的生活也因为养牛变得好起来。“吃水不忘挖井人,政府积极帮助我们,我们老百姓也要有点骨气,拿出发展的信心来。”靠着养牛,丁云乖一家顺利脱贫。
  近年来,马桑林村持续发展壮大养牛产业,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政策优势、自然优势发展壮大养牛产业,不断扩大家庭牧场养殖规模,为群众开拓养牛致富新出路。
  “目前,马桑林村肉牛存栏1326头,户均养牛达3头以上,每年出售400余头,为农户带来400多万的收益。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发展黄牛养殖,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马桑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仕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