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26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679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行政办公中心B区六楼
玉龙镇中营村的“鲜花经济”
新闻作者:毛宁 罗 纱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务工群众正在采摘康乃馨


  春回大地,走进玉龙镇中营村康乃馨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排列有序。大棚内,康乃馨竞相绽放,让人赏心悦目。务工群众正忙着打芽、采摘,一派繁忙景象。大棚内的康乃馨于2023年8月栽植,可连续采摘两茬,第一茬从1月份开始至5月底,第二茬从9月份持续到年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
  “我在这里负责采摘花芽、摘花、浇水,工资一天100元,可以补贴家用。”中营村务工群众赵宗倩说。中营村毗邻牛栏江,与云南省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年平均气温高,适宜花卉种植。2017年,当地村民朱仕权在云南省接触到鲜花行业,看到鲜花市场前景不错,经过考察,决定回乡发展。当年,他自建16个大棚,从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引进康乃馨种植。
  今年,朱仕权的父亲朱宗发也参与其中,大棚从16个增加到21个,带动群众务工达300人次,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我今年种了15亩康乃馨,预计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效益还可以。”朱宗发说。
  基地的康乃馨与斗南花卉市场形成订单采购模式,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已经盛开的鲜花进行采摘,经修剪后发货,销路不愁。中营村“鲜花经济”悄然兴起,在朱仕权等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康乃馨成为当地的“致富花”,部分群众陆续加入到康乃馨等种植产业中来。目前,全村种有康乃馨、雪柳、建兰等鲜花品种,既美了环境、带来经济效益,还鼓足了群众“钱袋子”。
  “我们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培育花卉种植,辐射20余户老百姓共种植110亩。”中营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立向说。产业兴,百姓富。中营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调整优化产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鲜切花等特色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