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译:孟武伯如何算孝。孔子说:“让父母之担心自己的疾病。”
笔记:这算是积极意义的孝道,于今不过时。一个人除了生疾病难以控制,其他事情都是可以作为的,作为子女,做好自己的事情,让父母顺心安享晚年,着实是孝顺的体现。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试译:子游问如何算孝。孔子回答:“今天的孝,只说能养活。就是狗和马,都有人养活;不尊敬,不畏惧,哪有什么区别?”
笔记:这里谈孝,更进一层,上面两章说的都是行为表现,这章说只是衣食无忧,那不是真正的孝,只有发自内心的尊敬,才能与养犬马区别开来,这里触及心灵层面,孝是德行。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试译:子夏问如何算孝。孔子回答:“脸色不好看,有事情,子女们要感情服务操劳;有酒有饭,让年长的先吃,这就是孝了吗?”
笔记:这是接上一章的发挥,还是说敬,我把敬翻译为尊敬、畏惧的意思,是由孝礼而来,孔子关于孝的礼仪,同样来源于周礼(李泽厚先生说的巫术理性化),除了日常行为的规定,还有内心的某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我理解为“畏”,就是保持家长的权威,这才算孝,是德的体现。这是孔子以德治国的需要,于家维系家庭秩序,于国维持社会秩序。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试译: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讨论,他没有不同意见,像个笨人。回去后反省他的行为,却使我受到启发,颜回不笨。”
笔记: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孔子在这里称赞他的聪明。颜回“省其私”的行为,足以说明孔子重视学问的实践性,坐而论道者能获得的学问,不加以实践,不算是真学问。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试译:孔子说:“看看他为何去做,观察他怎么去做,了解他的做时心安不。他还能隐藏吗?他还能隐藏吗?”
笔记:这大概是孔子的识人经验。《论语集注》“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试译:孔子说:“温习过去领悟未来,可以算老师了。”
笔记:这是经典章句,由过去知道未来,总结经验,这是我们优良传统,伟人毛泽东对待二十四史的态度,就是最好的注解。
2.12子曰:“君子不器。”
试译:孔子说:“君子不能做一个器具。”
笔记:器,器皿,古代陈放汤类的器具,“不器”,就是不能只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功能,应博学多才,不能只懂一样东西。更进一层,君子不能只注重表面的功用,内心修养才是至为关键处。这章不是说孔子不重视技能,他更在乎的是德行修养。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试译:子贡如何算君子。孔子说:“君子行为在言语前面,再照他做的说。”
笔记:“敏于行而讷于言”的注解(4.24),孔子极其重视行动,对语言持谨慎态度,今天发展为“多做事,少说话。”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试译:孔子说:“君子公而不私,小人私而不公。”
笔记:《论语集注》“周,普遍也,比偏党也。”据此翻译,意义广泛得多,却不易理解。《论语讲义》“公就是周,私就是比。”据此翻译,显得狭义,但容易理解。所以我把《论语集注》列在这里,翻译不尽周全,以助扩展理解。前面我们没讲君子,是为放这里与小人一起讨论。《论语》中,多次谈及君子和小人,有学者统计过,《论语》中君子出现一百零八次,小人出现二十四次,其中同时出现有十九次,足见弄懂这两个概念,对于读懂《论语》,十分关键。我尝试从《孔子家语·五仪解》“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来找解释,发现《论语》中“君子”和“小人”意义远不止于此,不足以说明。于是借助《古代汉语词典》,上面的解释基本可以涵盖,我举《论语》中涉及语句来佐证,以作讨论。君子:一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通称;二是有道德的人;三是妻称傅或青年男子称恋人。小人:一是指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二是指人格卑微或见识短浅的人;三是谦词。对比下来可以总结为:就地位而言的意义,比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12.19)。这就是地位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就道德而言的意义,比如本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就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就称谓而言的意义。这种在《论语》中没有出现过,但其他古籍中就有。其实,仅仅用以上三者,无法全部概括尽《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的意义,如“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3)和“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3),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有学识深和浅的意义。在《论语》中,有些章句也不能以某一种意义来界定,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3.26),这里就地位和道德都说得通,所以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故在翻译时不逐一翻译,毕竟个人理解不同。读《论语》,大多倾向于道德层面的解释,这是不可取的,《古代汉语词典》在对小人第一层意思解释说有一句话:“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这句话很关键,我未引在前面,放在这里来说,就孔子对天下人的态度,没有“蔑称”的意思,即使说孔子做过官,是统治阶层,从道德层面讲,我不愿把这一句话加在孔子的身上。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试译:孔子说:“学习不思考就迷惘,思考不学习就危险。”
笔记:学与思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这是名言,至今不衰。曾子在《中庸》中进一步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集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这五者,现在是中山大学校训。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试译:孔子说:“专攻异端杂学,是有危害的。”
笔记:这章翻译争议较大,我以孔子说《诗经》“斯无邪”之态度,取《论语义疏》“异端,谓杂书也。”来翻译,意为杂书杂学,对培养一个人的德行不利。
2.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试译:孔子说:“子路啊!我教你什么叫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笔记:经典章句,《论语义疏》“汝若心有所不知,则当云不知,不可妄云知之也。”今天我们说的“不懂装懂,是个饭桶”“人贵有自知之明”都是这个道理,这不仅是说知识无穷尽,也是说人的修养。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试译:子张向孔子求教谋求职业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存疑,谨慎说话,减少错误,多看存误,谨慎行事,减少后悔,行多言少,职务自然就有了。”
笔记:从前面问礼来看,孔子谈礼,根本是在谈德行,而这里子张谋职业,孔子的回答是干部的政治经验,大约孔子也表达过与“学而优则仕”相似的话。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试译:鲁哀公问:“怎么做才能使民众服从?”孔子回答:“把正直的官员任命到风气不正的地方,民众就会服从,把有歪心思的官员任命到民风淳朴的地方,民众就不服从了。”
笔记:孔子治理国家理念,突出个人品质的影响,如以此理念,孔子出仕,天下大治,难道是鲁哀公不用他吗?在整部《论语》中,孔子看到的是君主的责任,没有看到君主的权力,或许,周礼的来源决定了他默认“君权神授”,所以一切治国理政的方式,都没有触及的权力的分配和制约。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试译:季康子问:“使民众尊敬、忠诚努力,要怎么做?”孔子说:“对他们庄重,就尊敬;孝顺、慈爱,就忠心;推举好人教导不好的人,就努力。”
笔记:这种因果关系,是德在维系,着力还是德,就从政个体而言,我觉得无可厚非,但以此上行下效,拔高了道德的力量。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试译: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孔子说:“《尚书》说:‘孝啊只有孝吗,能友爱兄弟,就会作用于政治。’这就是政治,还要从事什么政治?”
笔记:孔子以孝举例,说明从事政事,并非一定要到政治岗位,现在的他的作为,也是政治。这更能证明孔子政治思想来源于部落管理模式,部落无家可言,公私一体,任何规则都是政治规则,任何行为都是部落政治行为。中国人家国天下观念,与此有莫大关系。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试译:孔子说:“人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小车子,没有輗軏一样,怎么行走呢?”
笔记:《论语新解》“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輗軏。”秦商鞅变法,徙木立信,树立了官府公信力,汉季布“一诺千金”,是信誉建立,个人立身之本。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试译:子张问:“十代以后的事,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商继承夏朝礼制,所增加和减少的,可以知道;周代继承殷商礼制,所删减和增加的,可以知道。也许有继承周朝的,就算一百世,也可知晓。”
笔记:足见孔子对礼的执着。不幸被他言中了,何止百世?几近千世。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试译:孔子说:“不是自家的鬼去祭祀,谄媚。看见正义不去为,没有勇气。”
笔记:祭鬼,按照《金枝》分类,就是顺势巫术,对鬼行好事,灾运就不会降临,孔子认为这是谄媚。中国人祭祀自家祖先,是精神依托,祭祀其他鬼神,确实是求福避灾。这与见义不为一样,是道德缺失的表现,可见孔子“一以贯之”。
八佾第三(共二十六章)
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为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佾舞是古代最高规格祭祀时跳的舞。祭祀舞在今天少数民族中依然可见(譬如彝族铃铛舞),用以求神明保护。在春秋时期,什么人祭祀用什么样的规制,是有一套严格的规定(3.1对季氏的批判就来源于此),这就是孔子的“礼”。《说文解字》“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示,神事也。”足见,礼就是由巫术祭祀活动而来。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在《金枝》中指出,西方巫术经发展,分化为宗教和科学,由此归纳出“巫术-宗教-科学”的思想演化史。李泽厚在《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中指出,中国巫术演化不同于西方,在中国,巫术分化为宗教(迷信)和制度(礼制),成为“小传统文化”和“大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制礼作乐”就是“周公对巫术理性化的体制建树”,周公对“礼”的贡献,远比孔子大,难怪隋唐之前不拜孔子拜周公。孔子的“述而不作”(7.1)核心就在这里。《论语》中对礼的阐述,比较难懂,原因就在这里:礼仪源于巫术礼仪,《论语》中“复礼为仁”(12.1)而来的包括敬、畏、忠、诚等德目,是巫术礼仪中的个人心理遵循,进而演化成个人道德规范,有其神秘性。孔子继承发扬周公制礼作乐精神,以规则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作为治国理政方法。由此可见,孔子“以德治国,寓法于礼”治国理念,其约束力还是源自远古巫术的力量。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试译:孔子说季氏:“在庭院中表演八佾舞,如果这样都可以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忍的?”
笔记:八佾舞是古代最高规格祭祀时跳的舞,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季氏是春秋鲁国三家权臣之一,敢用八佾舞来祭祀,你要干什么。对孔子而言,这是对周礼的践踏,僭越的表现,已经触及了他最在意的东西,所以孔子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整部《论语》中,很少看到孔子这么生气。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试译:三家氏族在祭祀时以演唱《雍》来收场,孔子说“‘八方诸侯围绕君王祭祀,天子仪表庄重肃穆。’这怎么能用在三家氏族的庙堂之上?”
笔记:《雍》是《诗经》中《周颂》的一篇,是国乐,周天子祭祀使用,一般大夫不能使用。三家,指鲁国三家大夫。这就是孔子的礼崩乐坏,在整部论语中,孔子很少这么生气,其原因是礼乐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破坏礼乐,就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破坏,由此看,说孔子是“卫道者”,一点儿也不过分。毛泽东说“不破不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在今天,如果我们依然不加以区别,盲目坚守礼制,堪忧。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试译: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德,讲什么礼仪?人如果没有仁德,谈什么音乐?”
笔记:“仁”是一个很难解释的东西,我曾试图给它下一个定义,结果是失败的。释仁,大多将仁与爱相连,以体现其心理作用,就仁与礼的内外关系,我这里把它翻译为仁德,即不失去其心理作用,又不完全摒弃礼对仁的作用,还保留其神秘性一面。这里不深入探究,放在后面去讲。从这章可以看到,孔子讲礼乐,不失其根本,礼乐的根本就是仁。《论语新解》“周公制礼,孔子明仁。”钱穆先生这话说得关键,孔子对礼的贡献,就在这里,明确礼仁关系:礼制的规范是仁德与否的标准,仁德是行为的约束力。今天我们批评人,说他没有礼数,言外之意就是没有仁德。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试译: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很大!礼,与其奢华,不如节俭;丧事,与其隆重办理,不如内心悲戚。”
笔记:《论语集注》“易,治也。”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礼”的精神内涵来了,《仪礼》说丧礼,详细规定了每一个流程和参与者的行为,孔子在这里强调丧礼的简朴和悲戚,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精神。这也不是说,孔子重内不重外,《论语新解》“若孔子径以何者为礼之本答之,又恐林放执本贱末,其弊将如后世之庄老。故孔子仍举两端以告,与彼甯此,则本之何在自见,而中之可贵亦见。”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试译:孔子说:“野蛮之地虽有国君,还不如中原之地没有。”
笔记:著名的华夷之辩。言外之意,国家可以无君,但不可没有礼制。这就是文化精神所在,狄夷无礼仪,也就无文化,你有国没有意义,中原文化根系不断,即使亡国,也会重建,国家之精神不会消亡,虽然时代很乱,但还有我孔丘和三千弟子在传承。钱谦益说“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弦外之音,就是不认可元清,认为中华文化断了,以前我也接触过不少文章,说韩国和日本也这么认为,在韩国日本心中,他们才是华夏文化的真正传承者。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试译: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纠正这件事吗?”说:“不能。”孔子说:“唉!想不到泰山还不如林放啊。”
笔记:《论语集注》“旅,祭名。”“泰山”在古代文化中的重大意义,《史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禅这一行为,夏商周就有了,不具备一定文治武功的君王,没有资格进行封禅。在古代文化中,特别是春秋时代,泰山是整个华夏文化的核心。季氏去泰山干什么,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僭越,违礼。所以,孔子才问冉有怎么不去阻止(冉有在季家当总管),冉有回答:无能为力。孔子感慨: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为什么,因为林放不知何为“礼”,但向孔子求教“礼之本”,而泰山神为神,怎么能接受季氏的朝拜呢!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试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以争的。如果有,不外乎比射箭!开始时相互作揖谦让,再登堂比赛,赛后一起饮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笔记:君子是风度翩翩,文质彬彬,有礼有节的。就像比射箭,在比赛的礼节中彰显出来的品质,才是由内及外的道德修养,虽说不争,如不具备这些品质,又能争到什么。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试译:子夏问:“‘笑容美丽啊,黑白分明眸子,灵动地转啊!素白的纸,绚丽的容颜。’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娟,再来绘画。”问:“是礼在前面吗?”孔子回答:“启发我的是你啊,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笔记:这段话,真是漂亮,以诗谈礼,又透露出孔子大教育家的风度。孔子极其注重诗乐对人修养的作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诗经·卫风》中的句子,写美女天然的笑和动人的眼神,子夏说这种眼神和笑容,把整个脸蛋装饰得让人心动。也许,这就是美术中的“留白”的意义,礼再多姿多彩,不留白画就废了,这个“留白”就是孔子的“仁”。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试译:孔子说“夏礼,我能说清楚,杞国不能证明;殷礼,我能说清楚,宋国不能证明。这是文献不足够的缘故,如果充足,我也能够以他作为印证说清楚。”
笔记:文献对文化传承作用。孔子对周礼还是有遗憾的,这两个朝代以及后面的宋国,都不重视文化的传承,孔子作为后人,就无法弄清楚现在继承的,是不是精髓之所在,也许他们还有更好的文化,更值得学习的东西呢,苦于没有文献查找。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试译:孔子说:“禘祭之礼从第一次献酒开始以后的,我就不想观看了。”
笔记:禘,礼的一种,古代天子举行的一种盛大祭祀活动。孔子重礼,为何就不想观看呢?各种说法区别很大,钱穆先生采用“逆祀”之说,以探求孔子谈礼大意。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试译:有人就问孔子什么是禘祭。孔子回答:“不知道;知道其中奥妙的人治理天下,好像把东西展示在这里!”指着他的手掌。
笔记:知道其中道理的人,治理天下易如反掌。孔子真的不知道祭祀的礼吗?知道,孔子暗示的是祭祀中的敬、畏、忠、诚……,而这些德目,正是礼的精神所在,懂得这些德目的君王,治理天下,有何难?《论语新解》“秦汉以下,多侈言以孝治天下,不知孝而违礼,亦将陷于不仁。”另,在此可感受到,孔子说话的艺术,也是教育方式。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试译: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面前一样,祭祀神明,就好像神明在我面前一样,孔子说:“如果我没参加祭祀,那就像没有祭祀过一样。”
笔记:这就是说,心灵和行动要一致,就像祭祀一样,对人对事,想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这是孔子对周礼的传承,发扬其精神。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试译:王孙贾问:“与其祭祀于奥神,不如祭祀灶神,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获罪于老天,祭祀谁都没有用。”
笔记:《论语集注》“媚,亲顺也。”我把它翻译为祭祀。“奥”是家神,“灶”是灶神。小时候,我父亲在过年时要先祭灶神,因为灶神管食物。一个人道德品行低劣,坏事做尽,做绝,求鬼神保佑,还有什么用啊。可见,礼制虽然来源于巫术,但孔子摈弃了巫术或宗教中,祭祀的因果关系,他重视礼制精神,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试译:孔子说“周朝的礼制兼容了夏商两朝,多么丰富完善啊!我遵从它。”
笔记:《论语》把《学而》篇放在首位,还是有其道理,不学习不知道,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礼制了如指掌,是其勤学得来的,从“吾从周”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接受,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李泽厚先生说孔子是“累积进化者”。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试译:孔子去太庙,每件事都要问问其中事由。有人说:“谁说那个鲁国人知礼啊,到这里还不停问。”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啊。”
笔记:《论语注》(康有为)“虽知亦问,非徒为谨,礼实宜然。”《论语义疏》“宗庙事重,不可轻脱,愈知愈问,是敬慎之礼也。”可见孔子知礼践礼,是修养的表现,估计也是向世人昭告复礼之心。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试译:孔子说:“射箭是否射穿靶子上的兽皮,是因为力量不同,古时候就有这个道理了。”
笔记:我觉得这章当与3.7结合起来读,孔子注重的不是射箭的目的,关键是射箭的礼节。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试译:子贡先把祭祀用羊这一环节去了。孔子说:“赐啊!你爱惜你的羊,我爱惜的是礼。”
笔记:我很好奇,假如子贡把羊换成鸡,孔子会怎么说,可以推测,孔子不赞同。我读《仪礼》,枯燥至极,对其中器具摆放、人面朝方位等甚是不解,孔子为何会重视这些繁文缛节呢?用羊而不能用鸡,关系到人在祭祀中的敬、诚,替换,或摈弃,是不敬不诚。这于今天,其道德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在当时,孔子最看重的就是远古巫术力量转化为道德的约束力。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试译:孔子说:“以礼侍奉君王,别人会说你是谄媚之徒。”
笔记:大约孔子是在告诫我们,做自己的事,让他人去说吧,是不是“耳顺”的境界呢。人做事,只要人格是独立的,不要畏惧人言,时间会给予答案。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试译:鲁定公问“君王使用臣下,臣下侍奉君王,应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国君以礼对待臣下,臣子以忠心侍奉君王。”
笔记:读《论语》,如果从个体角度探究孔学积极意义,收获会很大,这就是我认为《论语》应该成为案头书籍主要原因。按照孔子道德要求,君王、臣下都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以敬相待,凡事反求诸己,对个体在群体的生存,意义重大。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想以个人之德行力量感召天下,这只能在书本上说说。孔子对权力的认识不足,导致了他过分相信道德力量。这也许与孔子对权力的来源认知有关,在《论语》孔子的民本思想是很重的,这不足以说明孔子认为“君权民授”,在《论语》中,始终还有一个“天”,这个“天”与“神”是否同等呢?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试译:孔子说:“《关雎》欢乐而不淫靡,哀怨而不悲伤。”
笔记:孔子极其重视诗乐对人性情的培养,认为这是个体道德达成的途径。其中充满理性意味,就是对度的把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到位,却不可逾越,理性与情感在这里交融交织。用在“孝”上,亲人去世,内心不悲戚是为不孝,哀伤以至于伤身,也是不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