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0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威宁:“冷凉”蔬菜 “火热”产业
新闻作者:彭凯 祖海雪 蒋超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年初,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同心社区的蔬菜产业园内,西红柿丰收。



在双龙镇水潮社区,刚采收的蔬菜正在装车。


  在威宁广袤的大地上,冷凉蔬菜正以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和卓越的品质,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张亮丽名片。从夏秋到冬春,在威宁的冷凉蔬菜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的蔬菜长势喜人,不仅丰富了本地群众的“菜篮子”,还远销省内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近日,走进双龙镇水潮社区蔬菜种植基地,一垄垄白菜青翠欲滴,绿意葱茏的叶菜长势喜人,焕发出勃勃生机。务工群众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装篓、搬运、装车……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场面。
  在双龙镇水潮社区九组种植户杨朝乖家的蔬菜地里,一车10吨的新鲜大白菜,上午采收、中午发车,当天下午就可抵达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农贸市场。
  “蔬菜是2024年8月份烤烟采收后才种植的,一共种了40多亩,其中白菜20多亩、莲花白10多亩。我们威宁种的冷凉蔬菜,在市场上口碑好,不愁销路,我家的菜早就被菜商们预定了。算起来每亩地一年种植烤烟和蔬菜有7000多元的收入。”杨朝乖说,他已经连续种了四五年的蔬菜,过完春节,他还打算再种上50多亩。
  蔬菜丰收,忙活的不只种植户杨朝乖,还有前来收购蔬菜的菜商赵龙。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赵龙时不时便接到各地订购蔬菜的电话。一会儿的功夫,赵龙又谈好了一笔订单,春节期间将收购100吨白菜、200吨莲花白发往上海的生鲜市场……
  “2024年,我从5月份开始在威宁各乡镇收购蔬菜,到年底算下来,经我手里卖出去的各类蔬菜至少有3000多吨。”聊起蔬菜生意,赵龙打开了话匣子,据他介绍,威宁出产的冷凉蔬菜,夏秋季节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冬春季节则在毕节、贵阳、铜仁、昆明销售。得益于乌蒙高原的冷凉气候,加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地理优势,威宁冷凉蔬菜口感清甜、品质优良,在各地市场上拥有良好的消费口碑,供不应求。
  水潮社区蔬菜基地只是威宁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全国153个夏秋蔬菜基地县之一和云贵高原65个蔬菜基地县之一的威宁,依托海拔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气候资源禀赋,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着力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冷凉蔬菜也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的火热产业。
  截至2024年底,全县有蔬菜产业经营主体184家,其中企业、合作社76家,种植大户108户;落实建设蔬菜基地20.1万亩,全年累计种植各类蔬菜63.14万亩,产量达104.36万吨。种植品种多样,包括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花菜、青菜、红菜薹、香葱、四季豆、小瓜、大蒜、豌豆尖、辣椒、雪里蕻等。2025年,预计全县蔬菜总产量将超120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威宁还着力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大力构建覆盖全县集分拣、包装、贮藏一体化的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基础体系,提升全县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县拥有冷库55.8万平方米、63.3万立方米,可容纳17.58万吨农产品。
  小寒轻抚岁末弦,高原丰年待春归。采访结束,记者途经双龙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只见冬日暖阳照耀下的辽阔大地,一片片抢眼的蔬菜地绿意浸染、生机勃勃,点缀在金色田野之间,静待成长、期待丰收。远望天高云淡、近看绿叶如翠,“阳光威宁·浪漫草海”处处充满着韵味悠长、丰收在望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