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16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威宁:“开学第一课”精准护航成长路
新闻作者:彭凯 毛宁 马美艺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童趣化、沉浸式教学

新学期伊始,威宁各中小学围绕“安全教育”主题,为不同学龄的学生量身定制“开学第一课”,通过防溺水演练、交通实景体验、法治案例剖析等形式,将法治、安全知识融入互动实践,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小学:“游戏化”启蒙安全意识
 
  2月17日下午,威宁自治县第一小学的礼堂变身“交通安全训练营”。自治县交警大队民警手持卡通交通标志,带领学生玩起“红绿灯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模拟过马路、识别警示标识等环节,将“一盔一带”“拒乘黑车”等知识转化为趣味闯关任务。
  “闯关成功就能当‘安全小卫士’,还领到了‘交警小熊’,我记住了坐电动车必须戴头盔!”二年级学生杨涵可馨兴奋地展示手中的玩偶。
  学校教师表示,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性格偏向,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侧重行为习惯养成,用童趣化、沉浸式教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收效明显。

初中:“情景式”强化风险应对
 
  “有人溺水时,盲目下水可能造成更大危险!”2月16日晚,威宁自治县实验中学八年级(2)班的主题班会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分组演练。
  班主任通过模拟同伴落水、食物中毒等场景,详细教授了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等安全实用技能,并结合真实案例解读“野外水域隐患”“三无食品危害”。该校教师马美艺介绍,初中生自主活动范围扩大,但风险预判能力不足,课程设计融入情景模拟、小组竞赛等环节,着重提升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高中:“案例化”筑牢法治防线
 
  2月17日下午,在威宁自治县第九中学报告厅,自治县法院一级法官岳现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高一年级近千名学生带来一堂“青春与法同行”专题课。通过展示涉及青少年的网络诈骗、校园欺凌等典型案例录像,剖析犯罪心理演变过程及法律后果。
  针对高中生思维趋于成熟的特点,学校进行法治、安全教育侧重以案释法、思辨研讨,引导其树立法治观念和底线思维。“以前觉得犯罪离我们很远,现在明白冲动也可能触碰法律红线。法律法规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遵规守纪,用所学到的法律、安全知识武装自己,保护自己健康成长。”该校高一(19)班学生何林绍在课后讨论中说道。
 
精准施策,构建安全教育体系
 
  “安全教育不是‘大水漫灌’,而要像中医把脉般对症下药。”自治县教育局法规股负责人夏同亮表示,今春开学,教育局将“分层安全教育”纳入重点工程,要求各校结合学生年龄特征细化教学方案:小学阶段侧重习惯养成,通过游戏实践培养基础安全意识;初中阶段强化技能训练,帮助青春期学生识别规避风险;高中阶段注重法治渗透,护航青少年走向社会前的“关键一跃”。
  目前,全县504所中小学已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发适龄化课程资源,并通过家长课堂、社区宣讲延伸教育链条,建立健全“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全力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