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19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威宁各地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铃薯种植基地一角




机械化助力春耕生产




群众正在播种马铃薯




务工人员正在施撒化肥


  春耕时节,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威宁各地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春风拂过,泥土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预示着新一年的希望与收获……
 
盐仓镇: 奏响春种“交响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时下,正是辣椒育苗、蒜苗移栽的关键时节,盐仓镇抢抓时令,有序推进蔬菜产业种植,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奏响春耕育苗“交响乐”。
  2月24日,走进位于盐仓镇营洞社区的威宁县春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基地,一座座高标准的大棚紧密相连。棚内数十名务工群众忙着筛土装盘、播种覆土、刮平摆放......现场一派热闹非凡的繁忙景象。
  产业发展,群众受益。每逢合作社育苗、栽种的关键时期,周边群众便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
   “当前是用工高峰期,每天约有十多名务工群众在棚内工作,他们离家较近,工资按小时计算,多劳多得。后期在移栽辣椒时,用工量还将进一步增加,预计每天需要四五十人左右。”威宁县春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岳会军说。
  春耕春种,良种先行。合作社今年辣椒集中育苗品种主要为红霸天下,具有大果丰产、抗病毒性强以及外观上乘的特点,该批辣椒育苗将培育450亩辣椒苗,目前育苗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按照培育周期,四月初便可进行移栽。
  与此同时,蒜苗移栽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育苗点不远处的蔬菜基地,务工群众三五成群,挖沟、放苗、覆土、施肥,相互配合,忙而不乱。合作社的运行不仅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还促进了群众增收。
  务工群众潘文秀说:“我们在合作社里栽大蒜、育辣椒苗、撒肥料,一天能挣100多块。年纪大了出不去,在这里有一份收入,已经很满意了。”
  今年,威宁县春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种植蔬菜500亩,并采用“大棚+露天”相结合的模式种植蒜苗、小米辣等蔬菜。目前,蒜苗移栽已完成大棚60余个、露天30余亩,辣椒正处于育苗阶段。(记者 林登珍 毛宁)
 
雪山镇银光村:农机服务助春耕
 
  2月21日,记者走进雪山镇银光村,春耕的序曲已然奏响。两台大型旋耕机正开足马力全力作业,伴随着旋耕机的来回穿梭,一片片农田很快便完成了翻整,土壤均匀松软。
  “当前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十余个乡镇建立了农机服务社,配有 170 余套农机,现在正在 20 余个乡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群众、合作社、公司等开展耕种管收的相关服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欢说。
  得益于 2021 年 12 月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的成立运行,威宁自治县农机社会化服务得以全面推广。每逢春耕春种、秋收冬种的关键时期,播种机、犁地机、起垄机等七八种大型农机全面进入农户生活,从耕种管收四个方面,利用现代化手段帮助群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入。
  目前,全县春耕春种的序幕正式拉开,无论是机械化翻犁还是人工耕作,大家都全力以赴打好春耕春种生产“第一仗”,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记者 林登珍)
 
雪山镇:马铃薯种植正当时
 
  今年以来,雪山镇坚持把马铃薯种植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依据地域特色、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动员广大农户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近日,记者走进雪山镇灼乐多村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基地,400 余名务工群众在薄雾中拉开马铃薯种植序幕。打窝、放种、施肥、盖膜......大家井然有序、配合默契。
  “我们雪山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今年从 2 月 9 号开始播种,预计在 3 月 20 号左右结束。今年总的种植面积是 5500 亩,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 800 亩。去年我们种植的种薯不够销售,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面积,主要以种薯扩繁为主。”合作社负责人管绍刚说。
  基地采取“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种植模式,主要播种米拉、威芋 3 号、威芋 5 号、威芋 7 号、青薯 9 号等品种,近期,平均每天能播种 200 亩。在海拔高的地方,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解决马铃薯早春的冻害问题,提高马铃薯的品质,促进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目前,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雪山镇积极谋划、部署,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 12 万亩,现在正是大规模种植的时候,预计在 3 月 底左右全部种植结束。”雪山镇副镇长李孝敬说。(记者 汪仟 毛宁)
 
么站镇:吹响春耕“冲锋号”
 
  深耕一分沃土,春忙万象新。
  这几天,在么站镇平原社区威宁县晟瑞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内,大型旋耕机开足马力开沟起垄,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丢种施肥,有的盖膜覆土,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据了解,晟瑞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马铃薯约1200 亩。为保证种植高效进行,春耕生产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且合作社采取机械与人工协同配合的方式。每天,两台旋耕机、五六辆拖拉机和约60名工人齐上阵,加班加点忙种植,争取在三月中旬全部种完。合作社负责人王俊书说:“早种植才能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第一季总产值预计突破700万元。”
  春耕生产不仅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务工就业的好机会。
  么站镇平原社区村民赵米兰说:“我每天都到马铃薯种植基地务工,这个月种完我预计能挣差不多3000块钱。”
  和赵米兰一样,自基地开始春耕春种以来,村民苏军就全程参与,当起了机械手,干起了技术活。他每天驾驶着大型旋耕机穿梭在田间地头,一天能挣600元。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管理人员罗琴参与合作社管理,能获得 5%的分红,一年下来收入可达十万元。罗琴感慨道:“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增收,让我们尽享产业发展红利,我觉得非常好。”
  平原社区只是么站镇田垄铺春景,农耕绘新篇的一个缩影。眼下,正值春耕春种关键时节,么站镇以农时为令,早谋划、早行动,吹响春耕冲锋号。全镇田畴沃野间,春种工作全面开展,村民们抢抓农时,忙碌种植早熟马铃薯等农作物,为全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记者 文旭)
 
东风镇营坝村:人勤春早种参忙
 
  “你们栽党参苗的时候,尽量放歪一点,间距控制在8公分左右,行距控制在5公分左右,施肥时不能施在根系上,要不然会把苗烧坏。”
  2月22日,在东风镇营坝村的威宁万源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内,基地负责人唐泽正在为种植党参的务工群众进行培训。另一边,微耕机正在进行土地翻犁作业。务工群众们三五成群,除草、分苗、栽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勾画出一幅春事农忙的田园图景。
  唐泽说:“我们基地种植面积共有500亩,其中400亩栽党参、100亩栽木香。犁地等前期工作从腊月初九就开始了,今天是第一天栽党参,预计一个月之内栽完。”
  营坝村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村里土地大多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党参有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和气候优势。去年以来,营坝村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了解到种植党参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后,营坝村村民罗兴兴带着边学边做的想法,也来到了基地务工。
  “我家主要以种包谷为主,现在还未到种植时机,我就来基地参与种植党参,一个小时10元,能补贴家用的同时还能学到党参种植技术,我也打算将自家土地划一部分出来种植党参。”罗兴兴说。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营坝村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科技种植水平,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更好地带动群众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东风镇营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明柳说:“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营坝村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好党参为主的中草药种植,提升产品品质,做好技术指导,做大做强产业,惠及更多群众。(记者 赵伟 曹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