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30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金钟镇:“立体农业”托起高原“云端果园”
新闻作者:彭凯 毛宁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月的乌蒙高原,春光熠熠,草木芳菲。
  近日,在威宁自治县金钟镇夸都社区的山坡上,20余名农户正忙着挥锄挖坑、扶苗培土,将一株株来自云南玉溪的平顶脆柿树苗栽入赭色土地,嫩绿的枝叶与山间云雾相映,勾勒出“坡地育金果,云端生希望”的春耕图景。  
 
农户:荒坡种下“金钥匙”
 
  “政府发的‘致富苗’,让咱们种下了‘金钥匙’!”正在坡上忙碌着的金钟镇夸都社区居民杨芬芬,摩挲着刚种下的脆柿树苗,黝黑的脸上笑意舒展。“以前这两亩坡地都是种玉米,收成看天,一亩挣不到两千元。今年全种上了政府免费发放的脆柿,我家领到了160多棵树苗,农技员说三年挂果,五年亩产过万,这下荒坡真要变‘钱袋子’了!”杨芬芬高兴地说。 
  在夸都社区,和杨芬芬一样领到脆柿树苗的农户,共有83户。据夸都社区党支部书记袁丹介绍,农户们领到的脆柿树苗,是今年金钟镇使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统一采购的“振兴苗”。2025年,金钟镇在夸都社区、文昌社区、新营村、新岩村等低海拔的村(社区)进行经果林种植,项目总面积654亩,投入资金63.1万元,由政府统一购买果树苗,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苗发放给有种植意愿的农户自管自营。
  沿着盘山公路向上,道路旁的山坡地里,正在种植果树的农户们分工协作:有的挥锄挖出深坑,有的扶住树苗填土施肥,有的正拎着桶给树苗浇“定根水”。山风掠过新翻的泥土,裹着草木清香,刚种下的脆柿苗在春光中舒展,为夸都社区的83户农户扎下“共富根”。 
 
社区:坡地连片“织锦绣”
 
  “单户种果难成势,连片发展才有奔头!”袁丹一边指挥着农户种下树苗,一边手持规划图,仔细标注着每户的种植区域。忙碌之余,她向记者介绍起经果林的经营模式:“在种植过程中,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四统一’模式——统一供苗、统一培训、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将分散农户串联成‘产业链’。果树挂果有收益时,还将从收益中提取5%用于集体经济,反哺道路修缮、灌溉设施建设。” 
  站在半山腰俯瞰,新栽的脆柿苗沿坡地梯次延伸,与远处新岩村的蜜柚林遥相呼应。袁丹指向山脚处的连片坝子:低洼水田里,白菜苗青翠欲滴;平坦地块中,覆膜马铃薯长势正旺;缓坡地带,去年栽种的脆李已抽新枝。而她手中的产业规划图,仿佛正勾勒着一片富民兴农的高原农业“锦绣”前程。
 
全镇:立体农业“筑云端”
 
  从夸都社区放眼金钟镇全镇,一幅高原山地立体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依托当地“两山夹一坝”的高原山地特征,近年来,金钟镇在海拔1800米至2200米区域,构建起三层“云端经济带”。  
  洼地种菜:利用山间可渡河畔水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高山冷凉蔬菜,打造“夏秋白菜”“冬春萝卜”轮作基地。 
  平地产粮:在缓坡台地推广马铃薯、荞麦等耐寒作物种植,稳住产粮基础。
  坡地育果:在村(社区)主干道旁,挑选25度以下坡地规模化种植脆柿、柑橘、蜜柚等经果林,陡坡地带则保留原生植被涵养水土,打造乌蒙高原特色“云端果园”,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卢橘杨梅次第新,特色产业促振兴。金钟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陈军亮展开产业地图,全镇2万余亩经果林如绿色波涛漫卷山峦,其中脆柿、车厘子、蜜柚等12个特色品种错落分布。“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高原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精心谋划,优中选优,结合辖区各村、社区实际,选取蜜柚、柑橘、脆柿、脆黄李等多种适合发展的水果产业,目前,金钟镇在夸都、新岩等11个村社区,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经果林产业5000余亩,惠及农户1638户,农户年均增收达2万余元。”陈军亮说。 
  如今,随着金钟镇“云端果园”规模渐成,一条“立体产业链”初现雏形:洼地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平地产粮保障区域“米袋子”,坡地水果通过电商销往全国。镇政府还计划未来沿产业带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分拣包装厂,让“云上鲜果”走出乌蒙深山。
  夕阳为夸都社区的山坡镀上金边,新栽的脆柿苗随风轻扬,仿佛写下高原农业的振兴注脚。从“苞谷坡”到“花果园”,从“零散种”到“连片收”,金钟镇以“一棵苗”破题“立体化”布局,在云端之上铺就“藏粮于地、藏富于山”的共富之路。当春风拂过乌蒙群山,这片“云端果园”孕育的,不仅是甜润的果实,更是乡村振兴的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