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务工群众正在移栽蔬菜苗
本报讯(记者 罗喜贵) 近日,走进草海镇中海社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成片的蔬菜基地里,嫩绿的蔬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务工群众正忙着栽种、浇水,奏响热闹的春耕曲。
中海社区有着发展连片蔬菜种植的天然优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近年来,社区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采用“企业 + 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莲白、大白菜、西兰花、韭菜、辣椒等蔬菜种植产业。
70多岁的李四姐和老伴将20多亩土地流转,每亩土地每年有流转费800元,既避免土地撂荒,又增加家庭收入。68岁的赵粉珍闲不住,到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马梅窕因家中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在基地每天的工资100多元,还能兼顾家庭。随着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破解了“致富密码”,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为推动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中海社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机耕道、新建喷灌设施等,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效率和便捷性。在销售方面,社区不仅紧盯县内市场,将蔬菜供应到各大农贸市场和物流园,还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借助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线上销售模式,将蔬菜远销上海、广东、重庆、深圳等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市场,真正做到了“种得好”又“卖得好”。
中海社区党支部书记陶泽虎说:“今年我们社区共种植蔬菜3500多亩,带动当地及周边的4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我们将继续立足社区的资源优势,将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深化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