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3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雄山街道:电商搭桥“小菜薹”畅销全国
新闻作者:李玉琴 沈光勇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务工群众正忙着搬运白菜薹

  威宁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光照足、温差大,是冷凉蔬菜的适宜产区,这里的蔬菜品质高、口感好,深受客商青睐。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互联网+现代农业”正让威宁的高山冷凉蔬菜走出大山,成为全国消费者青睐的“香饽饽”,电商赋能开启助农新图景。
  近日,走进雄山街道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收白菜薹。来自白岩村的马永兰手脚麻利地采摘着白菜薹,装满一筐后,她和同伴默契配合,将菜薹搬到运输车上,运往临时分拣点。她笑着说:“基地离家近,每天有10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块。从栽种到日常管理,整个流程我们都参与,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
  在基地蔬菜临时分拣点,一把把白菜薹经过分拣、称重、质检后被装入定制纸箱,随后装箱好的白菜薹被贴上各大电商平台的电子订单单号条,通过物流运输开启它们跨越千里的“旅程”,奔赴北上广深等城市市民的餐桌。
  雄山街道蔬菜种植基地采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建成了2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主栽品种白菜薹已进入采收旺季,通过科学轮作和“基地+农户”的联动机制,不仅保障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还吸纳了周边群众参与种植和采收。
  基地负责人陶永举说:“我们实行订单农业,电商平台提前锁定销量,基地按照订单规范种植和采收。在分拣环节,我们设置了‘质量监督员’,严格控制菜薹的长度和直径,确保每一颗菜薹都口感脆嫩、品质优良。”
  从“提篮叫卖”到“云端接单”,雄山街道的小菜薹搭上电商“快车”,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