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曾宪国到场指导。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场演练指挥长马华现场指挥,并就应对地震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提要求。
演练模拟2025年5月16日08时30分,海边街道发生6.0级破坏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根据第五代区划图,本次“震中”均位于七度设防区。据初步研判,此次“地震”的最高烈度达到8度,可能会造成20余人受伤,10余间房屋受损。“地震”发生后,自治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领导赶赴“灾区”成立现场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预案立即行动,赶往“灾区”模拟现场,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演练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针对“地震”发生后出现的情况,分别采取信息收集核实、会商研判响应、应急队伍集结、组织开展救援等行动,全面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实时监控各支队伍救援情况,及时指挥调度。应急抢险救援、地灾隐患排查、无人机搜救、伤员救治、治安维护、通信供电供水保障、志愿服务、疏散及灾民安置等应急队伍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现场,架设设备,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人员搜救、群众转移、道路抢修、帐篷搭建、伤员救治、环境消杀、社会维稳等救援工作。
演练中,自治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等单位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全部科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此次演练中,我大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对标‘全灾种、大应急’治理理念,紧贴实战,打造地震专业化救援队伍,面对地质灾害、水域遇险、地下空间被困等多种复杂场景,实现了精准破拆、科学施救,彰显了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处置能力。今后,我大队也会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专业装备配备,常态化开展多科目实战训练,切实提升‘抢大险、救大灾’的实战能力。”威宁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滨海大道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钟鼎说。
开展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旨在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威宁抗震救灾的指挥决策能力。同时使参演部门熟悉掌握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程序,确保地震来临时,抗震救灾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举行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核心目标是检验全县地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平。希望通过实战化模拟,发现问题、优化流程,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关晏说。
自治县直有关部门和相关街道参加演练。
(威宁融媒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