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海镇松棵村烤烟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垄垄整齐排列、凸起的烟墒,白色的地膜在阳光下闪耀,给这片土地披上了银装。烟农们分散在各个地块,他们三两成群,配合默契,有的手持烟苗,小心翼翼地在打好的窝中种下希望的种苗;有的则专注于浇水,确保每一株烟苗都能喝饱 “第一口水”,为后续的生长筑牢根基。
家住松棵村的李成方,便是众多忙碌烟农中的一员。他皮肤黝黑,额头上刻着岁月与劳作留下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对生活的坚定与期待。去年,李成方种了30多亩烤烟,收入近20万元。这份可观的收益,让他尝到了烤烟增收的甜头,也让他对今年的种植充满了信心。“我今年种了38亩,现在已经栽完20多亩了。从起垄到现在,烟叶站的技术人员都一直在旁边指导,心里特别踏实。”李成方笑着说,嘴角上扬,露出朴实的笑容。在他看来,烤烟就是他家的“金叶子”,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烤烟种植不仅富了种烟大户,也为周边务工群众创造了就业增收机会。正在基地上务工的群众张芬芬边干活边和姐妹们唠家常:“按件计酬,一天能挣130块,比在家闲坐着强多了。”一旁的张贵粉接过话茬:“家里老的小的离不开人,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天100多块,还能抽空回家做饭,我感到很满足了。”
想要烟叶长得好,技术就是个“宝”。小海镇把种烟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细化分解,从划烟地、签合同,到发肥料、供烟苗,再到移栽、烘烤、分级,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草海烟叶工作站小海点点长李爱文介绍:“今年小海镇种植烤烟4765亩,涉及8个村163户农户。为了保障烤烟移栽顺利进行,我们加大了科技投入,安排了4个生产技术员深入到村、组以及农户家中,全程指导烟苗移栽工作。”
这些技术员就像是烟农们的“贴身管家”,从烟苗的挑选,到移栽时的深度、间距,再到后期的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他们都进行了悉心指导,耐心地向烟农讲解技术要点,亲自示范操作,确保烟农们能够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
眼下,移栽工作正热火朝天地推进,预计5月中旬就能全部完工。望着充满希望的烟田,李爱文满眼期待地说:“等移栽完,我们将加强对烟农们的田间管理、烟叶烘烤等重点环节进行科学指导,让这些‘金叶子’真正变成大家的“钱袋子”,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