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收马铃薯
本报讯(记者 陈逍) 眼下,盐仓镇的马铃薯陆续成熟。7月2日,在盐仓镇么站社区马铃薯种植大户高艳的基地里,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挖马铃薯。
“今年我种了210多亩洋芋,从农历正月种到三月初,用的都是希森6号、云薯104这些优良品种。” 高艳介绍,错峰种植让马铃薯分批次成熟,持续供应市场。当天采收的希森6号,每亩产量4000到4500斤,按每吨1300-1400元的市场价,收益十分可观。
马铃薯的丰收,不仅让种植户鼓了腰包,也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盐仓社区群众王正美一边分拣马铃薯一边说:“栽的时候来务工,收的时候也来,一天能挣100块钱,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 小小的马铃薯,成了带动当地居民增收的 “香饽饽”。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盐仓镇立足实际,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盐仓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熊锐介绍,今年,盐仓镇积极争取3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采购种薯免费发放给农户,还争取到100万元资金,以 “先建后补” 的方式,按每亩200元补助脱贫户,共计补助3000亩。同时,大力培育、引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今年盐仓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超5万余亩,预计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
此外,盐仓镇还探索出“马铃薯 + 蔬菜” 轮作模式。马铃薯收获后,紧接着种植白菜、莲花白等 “短平快” 蔬菜,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让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田间的丰收,到农户的增收;从政策的精准扶持,到产业模式的创新升级,盐仓镇正用小小的马铃薯,铺就一条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之路,让“金疙瘩” 真正成为百姓致富的 “金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