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正在采摘黄桃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李玉琴) 盛夏时节,迤那镇中海村的7000亩果园果香四溢,黄桃、蟠桃进入采摘期。
7月8日,记者走进中海村蟠桃种植基地,黄桃、蟠桃压弯枝头,空气里弥漫着果香,乡村振兴的“甜蜜经济”正通过农旅融合焕发新生机。
前来采摘桃子的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林间,不时摘下一颗品尝。“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喜欢吃黄桃,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来这里,享受采摘的乐趣,给孩子吃也放心。”游客苏首梅一边采摘一边说,今年打算多摘些送给亲戚朋友。
基地负责人苏志科介绍,他家从2016年开始流转200多亩土地种植黄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样板。“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卖3到4吨,除了水城、威宁、毕节这些省内城市,还能卖到云南昭通。”苏志科说,基地还推出了入园采摘,10元一斤的价格很受游客欢迎,这种“基地直采”模式让大家尝到了最新鲜的果子。
“我们村7000多亩精品水果里,黄桃有338亩,蟠桃231亩,现在都到了采收期。”中海村副主任赵勤算起了产业账,村里还有苹果4100亩、葡萄220亩、樱桃1100亩、香梨218亩。
能有这样的规模,离不开“党支部+合作+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中海村依托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优势,通过党支部牵头,把合作社、公司和基地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农户跟着干、有钱赚,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围绕‘一轴三区’规划,在特色产业上下了大功夫。”迤那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符溶介绍,全镇现在种了1.4万亩苹果、1.8万亩樱桃、1万亩核桃板栗,还有黄桃、香梨、葡萄等,每年能带动11.3万人次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