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草海水质、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都在一步步向好——
2022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家湾码头开展底泥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示范。通过定期监测示范区与对照区水质和水生植被生长状况,发现示范区内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群落已开始恢复。
2025年1—4月,草海4条入湖河流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白马河水质从Ⅳ类上升到Ⅲ类,中河水质维持在Ⅳ类;阳关山国控断面1月、3月、4月水质为Ⅳ类,2月为Ⅲ类。
草海湿地保护二期建设开展面山植被恢复519.24公顷,其中栽种苗木217.7公顷,保育301.54公顷;草海北岸集雨区面山植被恢复一期项目完成3000亩大树栽种。
……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治水、治山、治环境”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入推进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流域内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幅提高,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控制;
部分水质指标改善明显,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
鸟类栖息地面积增加,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质量得以整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