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激活一池春水
作者:吕娣 时间:2012-01-23 阅读:399
绩效考核激活一池春水
——我县创新村干部绩效考核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吕娣
——我县创新村干部绩效考核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吕娣
“多亏了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不再走形式,我们也不用再吃大锅饭了,只要干好了,党组织亏待不了自己,今天我领的工资比乡镇干部还多呢!”2011年11月么站镇汤郎村支书阮电桃揣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2600元工资,满脸笑容地说。
我县自2009年开始建立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以来,经过不断规范和完善,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选拔培养、教育培训、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县委认真借鉴科局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成功经验,通过“三个坚持” 、“三个结合”、“三个挂钩”全面推行了“以发展为导向、以实绩为核心、以公认为基础”、“责、权、利”紧密结合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
“三个坚持”:科学设置目标体系
坚持围绕中心,在共性目标设定上注重导向性。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按照“贴近实际、简化体系、便于量化”的原则,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威宁县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等作为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共性指标。
坚持因村而异,在具体指标设置上注重可行性。考虑到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工作基础有强弱、自然条件有好坏、发展方式有不同,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县委组织部负责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各乡镇党委负责分村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做到因村而异、因事而异、因岗而异。
坚持奖优罚劣,在考核结果上注重激励性。为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创先争优意识,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也不一样”。我县考核实行百分制,突出了考核结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设了加分扣分项目,受国家、省、市、县党委、政府表彰或批评,分别加(减)8、5、3、2分。奖罚分明的考核办法,促使村干部踏踏实实干工作,奋勇争先创一流。
“三个结合”:确保考评工作质量
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为了全面、准确了解村干部和村班子工作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工作实绩。一方面针对村级组织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多、任务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将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村干部工作,把考核寓于日常、把情况掌握在平时,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防止出现“平时拖、年底赶;年初松、年底紧”的现象,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扎实进行。
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村干部做事多与少,工作好与坏,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在实行组织考核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群众评议机制。既保障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力,又增强了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村、一个干部工作实绩的好坏,坚决纠正片面运用经济指标考核村干部,杜绝“一俊遮百丑”的弊端。一方面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业绩,另一方面也注重有利于打基础、管长远的隐形业绩,引导广大村级组织和农村干部能够自觉的加强自身科学发展,并能引导群众科学发展。
“三个挂钩”: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资待遇挂钩。提高了绩效考核补贴在工资中的比重,2011年,村主、副职干部的工资分别为每人每月1000元和 800元,其中绩效考核部分别为600元和500元,约占工资总额的60%;突出奖优罚劣,各乡镇党委根据考核结果在核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进行调整,减扣考核不称职的,奖励考核优秀的。
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激励奖惩相挂钩。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所有面向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评先选优,都要从绩效考核为“优秀”的村级班子和村干部中推荐。2011年起,通过考核,全县每年按10%的比例评选优秀村干部,评为优秀的,每月增补100元的绩效考核奖金,奖金实行累加;连续3年评为优秀的,绩效考核奖金转为固定补贴。今后继续评为优秀的,照此累加。同时县委每年拿出60万元资金,重奖一批“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和“优秀村干部”。
考核结果与村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在推荐上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招考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优先考虑绩效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干部。对连续两个月评定“不称职”的村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并记入包村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实绩档案。
通过实施绩效考核,我县广大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彻底打消了少数干部“混日子”的念头,造就了一批有思想,无假大空虚;有志气,无上推下卸;有资产,无得过且过;有办法,无束手无策;有责任,无推过揽功;有威望,无夸大其词的基层社会管理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