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贵州草海宣传活动仪式在我县举行
作者:沈光勇 叶启伟 时间:2012-02-04 阅读:570
“世界湿地日”贵州草海宣传活动仪式在我县举行
禄智明致贺信 武鸿麟王隆富讲话 黎平主持
禄智明致贺信 武鸿麟王隆富讲话 黎平主持

本报讯 2月2日,第十六个“世界湿地日”贵州草海宣传活动仪式在我县举行。副省长禄智明发来贺信,省政协副主席武鸿麟,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处长、高级工程师王隆富出席仪式并讲话,团省委副巡视员胡川渝,毕节市副市长冉霞、市政协副主席秦天志等领导和有关专家出席仪式,受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杨兴友的委托,县委副书记、草海管理局党委书记冯兴忠致辞。县政协主席禄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茂,县委常委、草海管理局局长周容宪等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参加仪式。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主持仪式。
禄智明在贺信中说,草海是我国最大岩溶湖泊,也是我省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是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主要越冬地,国际知名度和关注度都很高,被誉为贵州高原的明珠,保护好草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禄智明在贺信中强调,要以这次宣传活动为契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地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保持团结奋斗的精神、发扬创先争优的干劲,把贵州高原的明珠保护得更好,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使全省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仪式上,武鸿麟说,在威宁草海举办大型“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说明我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更加重视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理念伴随贵州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入人心。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具有供给水源、防洪抗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的功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他强调,要铭记胡锦涛总书记“一定要把草海保护好、建设好、造福人民”的重要指示,改善草海的生态环境;要倍加珍惜和保护湿地资源,保住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要继续努力,让高原明珠更加璀璨夺目,人民生活美满。
王隆富说,第十六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旅游”,口号是“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的人类”,揭示了加强湿地保护对有序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独特的景观功能,美丽的自然景色,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群,对国内外游人具有极大吸引力,旅游休闲价值巨大;可以通过徒步、观鸟、摄影、绘画等知性生态旅游,让人们休闲健身、陶冶情操、亲近自然,引导人们了解湿地与自然、湿地与社会、湿地与人类的关系,增强保护湿地、保护自然的意识。
王隆富说,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改善生态状况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多重保护方式,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毕节市、威宁县、草海管理局从建设绿色威宁、打造生态家园的战略高度出发,在草海湿地大力开展治污、退耕还林、退田还湿、扶贫、宣教等措施,走出了一条湿地保护、发展惠民的新路子,实现了湿地生态旅游与造福百姓的有机融合,弘扬了湿地文化、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王隆富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把保护优良的湿地资源作为负责任的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基础,做到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以利用促保护,实现保护与利用良性互动;要坚持政府主导、社区参与、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原则,使湿地生态旅游惠及当地群众,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突出文化、打造品牌原则,以欣赏湿地景观、领悟和感受湿地文化为目的,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打造具有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的湿地生态旅游品牌,以赏景、体验、观鸟、创作为主,突出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特色;要坚持强化管理、有序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关系,加强湿地旅游管理,科学规划湿地生态旅游内容,推进湿地生态旅游与保护协调发展。
启动仪上,我县200余名青年加入了湿地保护志愿者行列,并进行了宣誓,胡川渝为志愿者授旗,参加仪式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了湿地保护签字活动。仪式结束后,团省委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沈光勇 叶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