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2-02-13

攻坚一年看迤那 乌蒙深处绽新颜

作者:赵国梁 时间:2012-02-13 阅读:620


  攻坚一年看迤那 乌蒙深处绽新颜
  ——栗战书回访威宁自治县迤那镇纪实
  ■贵州日报记者 赵国梁

  “迤那”,彝语意为“美丽的海子”。然而,长期以来,迤那这个近4万人口的大镇,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是一块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一年前,天寒地冻。省委书记栗战书乘火车来到这里,食宿农家、访寒问苦,“围炉夜话”、问计问需。乌蒙山区扶贫攻坚第一仗从这里打响。
  一年来,栗战书时时关注迤那,对迤那镇发展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鼓励。省直各部门按照“集团帮扶、整镇推进”和“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惠民生、控人口保生态”的工作要求,倾情帮扶迤那。
  2011年,迤那镇生产总值增长90.62%,财政总收入增长47.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5.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0.74%,达到了5229.8元。
  数字背后,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月3日晚,在新春佳节之际,牵挂迤那群众生产生活的栗战书在省领导张群山陪同下,与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再次乘坐火车,于4日清晨7点钟来到迤那镇,顾不上休息,就详细了解当地发展变化情况,走访看望干部群众并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
  迤那的创业者:放飞梦想激情干事,积极入党带富一方
  2月4日,正值立春。
  阳光城威宁晴空万里,迤那镇处处身影忙碌。
  人勤春早。大伙儿有的忙着翻修房子,有的忙着铺设自来水管线,有的忙着参加建设村里的水利工程……
  群众谋发展、盼发展的激情,在一个个朴实的创业者身上,真切绽放。
  听说栗书记要来,合心村青年马仙仙心情格外激动。省委书记去年曾在他家住了两天。一年来,在有关部门、单位的帮助下,马仙仙建起了4个食用菌大棚,共种植了10万棒香菇,第一批还没采摘完,纯收入已经超过了3万元。很多人到他家大棚参观蘑菇种植,马仙仙毫不吝啬地教授大家种植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师傅”。看到村里的共产党员一心为群众办事,受到了老百姓尊重,马仙仙也写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栗战书来到马仙仙家的蘑菇大棚仔细查看,了解种植和产品销售情况。马仙仙对栗书记说:“我要帮助更多的人种植香菇,把规模做大,争取以后建个冷库。”栗战书十分高兴,祝贺马仙仙找到了致富路子,称赞他不仅带头致富,还成立青年创业中心带动群众致富。
  临行时,栗战书风趣地对马仙仙说,我在你家住了几天,也算得上是家里人了,我们照个“全家福”吧。拍完照片,栗战书和马仙仙约定:“去年我住在你家吃煮土豆蘸辣椒,味道很不错。你好好干,把更多的群众带富了,我还来家里煮土豆吃。”
  合作社大量出现,成为迤那镇产业项目逐步壮大的一个显著标志。
  征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贵妃鸡,野鸡等特种珍禽养殖,已有87户人家入社。合作社还把种苗免费提供给当地群众养殖,并免费提供技术保障。栗战书一边称赞合作社负责人陈磊走出了一条好路子,一边不忘给陈磊“支招”:可以和农村妇女小额贷款结合起来,迅速扩大规模。
  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杰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对栗书记说。去年他向栗书记汇报了种植党参和金铁锁等中药材的想法,当时得到了栗书记的充分肯定。没想到今年就变成了现实,现在合作社的党参种植已经达到3000多亩,入社成员500余人。适逢去年党参价格暴涨,合作社效益良好。
  栗战书专程来到合作社的育苗基地,蹲下来仔细查看党参的长势,询问工人工资、基地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陈杰说:“栗书记鼓励我好好干,我没有辜负您的重托。我们基地把参苗发放给群众种植,深受大家欢迎。明年您再来看,我们的合作社规模还会扩大不少,社员的收入还会大幅度增加。还要向您汇报的是,我也入党了,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带领大家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栗战书对陈杰说:“我一直惦记着你种植党参和金铁锁的事情,一年不见,你已经是大老板了。早就听说你入党了,我很高兴。希望你向老党员学习,多为群众办好事。”
  迤那镇老百姓发展路子宽了,思想境界也高了。和马仙仙、陈杰一样,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一年,全镇发展了31名党员,91名村民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迤那的精气神:合心合力构和谐,百尺竿头促跨越
  一年来,迤那人用辛勤的双手,配合政府基本完成了危房改造和通村串户路修建,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镇幼儿园校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教师周转房基本完成,镇第二中学主教学楼、学生寝室已封顶,新集镇建设也已全面展开。
  合心村67户人家把自己的宅基地腾出来复耕,搬进了拥有超市、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的芙蓉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这里,太阳能路灯、水冲式厕所、篮球场、健身设施,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位老大爷对栗书记说:“党的政策好啊,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翻了几百倍了。”
  栗战书对围拢来的群众说:“看到大家都搬进了新房子,我为你们感到高兴,真诚地祝大家新年好,相信你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红火的日子靠的是红火的事业。
  在迤那镇,以“七个两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大力实施。蔬菜、烤烟、核桃、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产业迅速崛起,以往单一种植土豆、玉米的经济结构已经改变。
  两个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茨营海子防洪排涝工程和马家水库也正在建设中,这将彻底解决迤那镇缺水的问题,为全镇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老百姓嘴边挂的多是发展的事儿。村民李林林养了20头猪,称自己忙不过来了。搞特种养殖的陈磊也在紧锣密鼓地张罗多拿几个“绿色认证”。而搞中药材的陈杰,则在琢磨着通过“GAP认证”。大伙儿说,现在家家都在忙,家家都在围着产业跑啊。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