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如恶魔千万别介入”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23-09-01 阅读:301
“传销如恶魔千万别介入”
——记一个传销者的“坎坷”经历
实习记者 罗喜贵
刘某,原本是威宁一名乡村小学代课教师,从1993年开始代课,那时工资29元一个月,1999年刘某还没有找到对象,连续6年的代课让刘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渺茫,于是刘某决定不再代课,1999年年底远走他乡外出打工。
几经周折后,刘某发现外出打工实在不易,于是多次赶回威宁参加教师转正考试,好不容易在2006年“双考”中得到转正,成为某小学一名正式教师。
转正后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对于长期奔波在外的刘某来说算是如木逢春,人生开始有了新的转机,娶妻生子,一家三口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由于刘某妻子没有工作,因此刘某和妻子开始做起了小生意:种菜、养猪、喂鸡、开饭店、卖服装……只要能赚钱的都做,生意越做越红火,刘某妻子二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风光。
2011年,对于刘某和妻子来说,那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彻底改变了刘某和妻子的一生。
2011年的春季学期,刘某和妻子终于坐不住了,还没有到假期,刘某遇到同事便说:“这个假期我们家真不知到哪里去旅游好呢?”同事笑着回答:“有钱的人就是不一样,连到哪里去旅游都还要矛盾一番,我们是没有钱啊,要不去哪里都行。”
于是,刘某和妻子,假期一到,就出去旅游了。
天南海北地转了一圈,刘某和妻子转了很多地方,接触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新鲜事。最后就连刘某和妻子他俩自己也说不清楚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只是记得一个叫“北海”的地方非常好做生意,做生意不需要花钱,并且做的都是大生意。
刚刚开学,大家同事都感到刘某新学期和以往大不一样,口才比以前好多了,能说会道,有时候还会满口狂言。
2011年3月5日中午,刘某突然在校长办公室当着校长的面向同事特岗教师徐某夸下海口:只要校长作证,徐某愿意为当地教育奉献终身,刘某将把自己原价7000多元的摩托车2元钱卖给徐某。
开学的第二周,刘某出了300元人民币给他所上的班级全班定了一套资料免费送给学生,声称他要为学校做一点贡献。
随后,刘某发了一条辞职短信给当地教育主管领导:“某校长:您好!我是刘某,我早已做出离开学校的决定,由于前周各位领导太忙,我坚持一周。让各位领导失望了,请原谅!不过,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跟着党走,听党的话,照党的意思去做。尽管现在亲人和领导不理解,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以后大家会明白的。再见!”
从此,刘某便离开了学校,刘某妻子也一并消失,联系不上。
当地教育主管领导收到短信后,及时联系刘某所在学校校长,一同找到刘某,认真询问刘某是不是进入了传销,若是,劝其不要陷入,好好工作,传销是会让一个家庭毁灭的。
可刘某却坚持对领导说:“我奉行的是国家秘密政策,读的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会的,请您们放心!”
2014年5月,记者有幸遇到刘某,问及刘某现在的情况以及所从事的工作,刘某只是连连摇头,唉声叹气地说:“我早已破产了,现在工作没了,所有的一切都完了。”
当记者带着不解的疑惑再三盘问刘某时,刘某才说出了真相。
原来,刘某在2011年的那个假期带着妻子出去旅行,被亲戚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加入了北海“1040工程”,进入了传销。
刘某告诉记者,这个所谓的“1040工程”,它的主要特点是投资者本人先交69800元,次月返回19800元,但必须发展3个“下线”,3个“下线”再分别发展3个“下线”,如此呈“金字塔”形式发展下去,当“下线”发展到29人时,投资者本人就可晋升为老总,自己的账户上即可收到1040万元。
由于被传销“洗脑”,刘某一进去,就向“1040工程”交了69800元,次月还果真返回19800元打入他的账户,于是,刘某拼命地发展“下线”,一心想着“1040工程”这个发财梦。
可是,任凭刘某怎么游说,两年多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合作,一个“下线”也没有发展到,花出去的成本一分也没有返回,还把自己所有的积蓄花光了,如今的他变成了穷光蛋,一无所有。
刘某告诉记者,现在他后悔莫及,很想回到原来的教师岗位上教书,他已向当地教育局及地区教育局反映了他的情况,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谅解和帮助。可是,曾经抛弃的工作怎么也找不回来了,父母早已年迈,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父母只得去拣纸壳卖,妻子和儿女也因他而被卷入是非之地,现在一家人只能以泪洗面。
最后,刘某还告诉记者,他要痛改前非,彻底醒悟,重新做人,回头是岸。从今以后,他本人及家人再也不会做那种“天上会掉馅饼”的梦了,他要以他本人参与传销的惨痛经历告诉世人:“传销如恶魔,千万别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