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创业带富的领路人
作者:卯旭峰 陶泽祥 时间:2012-02-20 阅读:403
李文田,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为改变穷苦的家境,高中毕业后阔别家乡十二载在外打工,饱尝了创业的辛酸苦辣。2000年,他携打工积蓄60余万元回乡创业,经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实现了——
从打工仔到创业带富的领路人
□ 卯旭峰 陶泽祥
响水,一个曾今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二类贫困村,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该村均属小海镇典型的贫困村,李文田就出生在这里,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家境,李文田高中毕业就与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汇入了打工潮流。先后到广东、云南等地采过矿,帮人种过核桃、花椒、养猪……12年的打工生涯使他饱尝了人世辛酸,同时也磨练了他百折不挠的意志,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李文田带着60万元打工积蓄和一腔创业热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12年过去了,而村里还是一成不变,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们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奔波忙碌在几亩黄土地上,却依然生活水平低下,吃不好,穿不好。村庄的贫穷落后刺痛了李文田的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回家创业的决心。他深深意识到,在外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挣多少钱也只能是个人富,永远不能改变邻居们贫困落后的面貌,村民们不缺劳力,也不缺土地,他们缺少的是发展意识、发展方向。于是,李文田决定利用在外打工学到的种植经果林和养猪的技术,在家发展种养殖业,示范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同年,他先后投入了12年艰辛劳动所得60余万元,修建圈舍,购买仔猪发展养殖业。同时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利用自家300亩山地,又向村民租了100亩土地,发展核桃和花椒种植。在县林业局和镇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种植的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周边村民看到经果林种植业前景可观,不但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绿化家园,都纷纷到他门上取经。在他的带动下,村民连片种植了核桃、花椒800多亩。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2009年,历经几番周折后,“文田坚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随着合作社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成员的增多,各种困难随之像拦路虎横在了他的前面。“对于困难,我倒不怕,在外面打工的12年,什么苦没有吃过?现在办理各类证件很费力,但我也不怕,只要前期工作做扎实了,上级领导看到了成效,他们就会支持的。”谈到创业的艰辛和合作社的申办,李文田侃侃而谈。现在,他又积极争取,办理一个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增加自己和村民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李文田创业带富的举措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受到了小海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被村民选举成为响水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李文田说:“加入村班子后,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引领村民创业的好机会。依靠村党组织这个坚强的后盾,我就可以施展身手,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了。今年,仅我个人就先后养猪300余头,现在还存栏100多头,到目前为止,肥猪出栏80余头,仔猪出栏200余头,我还承包土地种烤烟。仅养猪和烤烟两项,一年下来收入30多万块钱。”
现在,李文田和村民合资18万元建设的养羊基地正在火热施工中,基地占地1000余亩,建设圈舍16间,种草200余亩。一张新的发展蓝图正在李文田的努力下逐渐成型。
由于经果林日常耕地、除草、施肥、修剪和养殖等各项工作繁重,凭自家的劳力无法完成。李文田就聘村里闲余劳动力帮助劳动,每年就地转移了村里400多个富余劳动力,帮助村民年增收达10多万元。
响水村一直处于无人敢管,无人愿管的局面,各项工作在全镇均挂末。自2010年5月李文田当选为响水村主任并主持全面工作以来,该村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各项工作都在不断靠前升位。今年,全村种植烤烟1294亩,纯收入达120余万元;建设了响水村生态小广场,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各项工作均排名全镇前茅。响水村党支部被多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他个人被评为“双百模范人物”。
一个曾经贫穷且石漠化严重的村,在一个贫困农家走出的“领头雁”带领下,一步步走向富裕。眼下,虽然该村所种植的经果林暂时还没挂果,但每至夏秋季节,满山满坡无限延伸的绿色,正彰显着一个古老村庄的蓬勃发展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