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百合
作者:张锋 时间:2012-02-23 阅读:380
2月19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朝阳中的空气略显潮湿,正是农忙好季节。
大街乡坪上村一组的刘兴祥老汉一早就在潮湿的地里忙开了。
老人家,种植包谷还早啊,你在种什么?看着刘老汉正在忙活的那块肥沃的土地,往年这里在笔者的印象中种的都是包谷,笔者不禁疑惑。
今年不种包谷,种百合。刘老汉说到。
为啥?
种百合比种包谷、洋芋风险小啊。刘老汉说。
种中药材也有技术和价格风险啊,你考虑过这些因素吗?
是有风险,但政府提供种植技术帮助,我们村里也有人种植成功,只要以后的管理跟上,种植技术方面没有问题。我也试种过,收益可以得很。刘老汉说,以后一来政府回收种子,二来今年好的百合卖到12元每斤,一般的也卖到5元一斤,并且挖出来就卖,所以说种植这个比种植包谷和洋芋划算。
你看今年的洋芋就让我们百姓愁啊,价格由原来的5角多一直跌到现在的1角多。刘老汉媳妇插言到,我们村有家去年种植百合,虽然受点干旱的影响,但人家还是赚了几千块。
你家今年种了多少?
我家今年就种了2000斤。
种子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种子是政府给我们运来的,以后政府还回收种子,除去种子之外的我们自己出售。刘老汉笑着说到,政府这样帮我们,我们不做好,就对不起他们啊,今天是雨水节气,所以你看我一早就带着老伴和儿子就在地里忙。
刘老汉确实忙,即使和笔者聊天也是边种边聊。
该村百合种植项目投资规模135万元,种植规模300亩。两个数据里蕴含着当地党委政府“产业带动,示范引领”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信心。图为刘老汉一家在忙着种植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