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2-02-27

毕节威宁扶贫开发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作者:贵州日报记者 赵国梁 本报记者 叶启伟/文 苗麒麟/图 时间:2012-02-27 阅读:522



  本报讯 2月24日,在省委书记栗战书陪同下,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范小建,深入我县迤那镇,实地调研当地扶贫开发的新做法、新经验,了解我县和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副省长禄智明、慕德贵,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蒋晓华,毕节市委书记秦如培,市委副书记周荣,市委常委、威宁县委书记杨兴友,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周全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开俊,副市长宋丽丽等参加调研。
  在迤那镇合兴育苗工场,11个现代化育苗大棚内烤烟幼苗已现新绿。徐绍史、范小建来到大棚内,俯身查看长势,详细询问有关情况,了解当地烤烟种植面积、烟农收入、合作社组织运行、农机服务等情况。当听说我县烤烟生产已从试点开始时的40万担发展到80万担,毕节市烤烟生产已发展到235万担,成为规模全国第三、贵州第一的特色优质烟叶产区时,徐绍史、范小建十分高兴,称赞我县和毕节市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了一条持续有效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好路子。
  村村平坦路路争辉铺锦绣,处处小康楼楼溢彩庆丰年。迤那镇芙蓉王新村是在湖南中烟公司支持下,当地整合资源,捆绑使用扶贫资金、生态资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建设的现代农村居民新区。搬迁户将原土坯房及用周边圈舍道路平整为耕地,扩大烟叶种植面积,不用花钱住进200多平方米的宽敞新居。徐绍史、范小建来到村民赵美荣家,仔细询问有关情况,称赞芙蓉王新村项目既增加了耕地,还帮助老百姓极大改善了居住条件,推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社会扶贫力量参与了扶贫事业,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徐绍史、范小建一行还实地查看了迤那镇合心村土地整治项目,合心村村民马先先家的香菇种植大棚,迤那镇特色城镇建设,了解了省、市、县土地整理工作情况。
  调研中,徐绍史、范小建对毕节市、我县和迤那镇的可喜变化给予高度肯定。他们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毕节市和威宁自治县这两年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新风扑面、亮点纷呈,老百姓的精气神更高,致富的路子更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当前,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已经启动,毕节市和威宁自治县敢闯敢试,创造出的不少好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将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威宁自治县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毕节经验”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及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县委副书记、草海管理局党委书记冯兴忠,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春,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茂等县领导陪同调研。图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左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左三)在省委书记栗战书(左一),毕节市委书记秦如培(右二),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杨兴友(右一)的陪同下在迤那镇“芙蓉王”新村考察。(贵州日报记者 赵国梁 本报记者 叶启伟/文 苗麒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