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夯实致富路
作者:卯旭峰 时间:2012-03-01 阅读:413
产业夯实致富路
——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经济发展记述
■卯旭峰
——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经济发展记述
■卯旭峰
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实现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目标和为“十二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县认真抓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积极做强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催生创业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依托政治优势 理清发展思路成果丰硕
我县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作为培育发展型党员队伍的有效载体,着力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和发展项目,建立农村党员创业带富综合实践培训基地24个,在各乡镇、党工委、产业聚集区设置党员发展创业带富服务部35个,落实党员创业带富项目680多个,向创业党员提供贴息信贷2800多万元,组建技术技能服务小组5个。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县培育发展型、带富型党员2874人,带富当地群众5.4万余人。
2010 年以来,由于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毕节市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建设发展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工作会,全省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现场会、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全省粮食系统民生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以及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等25个现场会相继在威宁召开,获得了“全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依托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
由于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我县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而被贵州省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烤烟、魔芋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近年来,我县以整合资金为抓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产业、烟草产业、特色农业“四大产业”,实施1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100万亩马铃薯种薯和鲜薯基地、100万亩蔬菜和中药材基地、10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和100万亩经果林基地“五个百万”工程;把党支部建到产业链上,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做强园区引领产业,大力引进梅花集团、片仔癀集团、基德集团等优强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由党支部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养殖大户与企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农产品深加工成为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中的主力军,努力打造中国南方一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以科技支撑为手段,做强高效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草海泰丰农业科技示范种植、“乐义百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引入,利用现代烟草农业种植和玉米高产示范创建等科技手段,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2011年,在党员创业带富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下,我县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烤烟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种植马铃薯165.3万亩;种植烤烟24.5万亩,收购烟叶45.6万担;种植蔬菜55万余亩、特色经果林28.87万亩、中药材22.9万亩。2011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1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168.38%(可比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4万元,同比增加73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000元,同比增加2000元以上。
依托政治优势 理清发展思路成果丰硕
我县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作为培育发展型党员队伍的有效载体,着力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和发展项目,建立农村党员创业带富综合实践培训基地24个,在各乡镇、党工委、产业聚集区设置党员发展创业带富服务部35个,落实党员创业带富项目680多个,向创业党员提供贴息信贷2800多万元,组建技术技能服务小组5个。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县培育发展型、带富型党员2874人,带富当地群众5.4万余人。
2010 年以来,由于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毕节市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建设发展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工作会,全省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现场会、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全省粮食系统民生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以及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等25个现场会相继在威宁召开,获得了“全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依托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
由于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我县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而被贵州省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烤烟、魔芋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近年来,我县以整合资金为抓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产业、烟草产业、特色农业“四大产业”,实施1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100万亩马铃薯种薯和鲜薯基地、100万亩蔬菜和中药材基地、10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和100万亩经果林基地“五个百万”工程;把党支部建到产业链上,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做强园区引领产业,大力引进梅花集团、片仔癀集团、基德集团等优强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由党支部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养殖大户与企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农产品深加工成为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中的主力军,努力打造中国南方一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以科技支撑为手段,做强高效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草海泰丰农业科技示范种植、“乐义百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引入,利用现代烟草农业种植和玉米高产示范创建等科技手段,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2011年,在党员创业带富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下,我县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烤烟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种植马铃薯165.3万亩;种植烤烟24.5万亩,收购烟叶45.6万担;种植蔬菜55万余亩、特色经果林28.87万亩、中药材22.9万亩。2011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1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168.38%(可比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4万元,同比增加73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000元,同比增加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