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媒体责任 助推文化繁荣
作者:陈波 时间:2012-03-02 阅读:465
勇担媒体责任 助推文化繁荣
■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副书记、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波
■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副书记、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波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对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指明前进方向。新闻宣传战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更加重视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做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加强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发挥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贵州也把文化强省作为今后的中心工作,今年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就支持贵州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许多政策意见,我县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新闻媒体:文化繁荣发展舆论的“风向标”
新闻媒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闻宣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文化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兴媒体的涌现,报纸已经退居到了第四媒体的位置,没有网络、电视、手机报快捷,无快捷优势并不代表报纸没有内容可做。
威宁试点提速发展,媒体不仅要主动参与,而且要担任重要角色。
作为县内媒体的《威宁报》,所承担的社会舆论引导价值更加无可质疑,应该做到策划先行,要在做有观点的新闻上有新突破,特别是时政类新闻,不要做得很生硬,尽量在背景、幕后、解读上多下功夫。不追求简单的信息堆砌,用观点支撑报道,把新闻做深做精,要让读者通过看新闻后有一定的思考和启示。要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占领试点提速发展宣传制高点,找准产业宣传切入点,实现试点提速发展宣传效果最大化。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创新报道思路,独辟蹊径,提升《威宁报》宣传报道试点工作的深刻内涵。用生动的实例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树立对县域文化的正确认识;用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凝聚人心;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和创造生活。
新闻队伍:文化发展繁荣的“掌舵手”
作为媒体的支撑点,新闻宣传队伍尤为重要。
围绕县域文化发展的新闻宣传重点任务,团结县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当好县委政府新闻宣传工作的参谋和助手。把县内新闻工作者队伍全力打造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打造成一支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强队伍;打造成一支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勇于创新的优秀队伍;打造成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新闻工作是九分苦一分甜的职业,现在面对威宁试点的提速发展,作为县内新闻工作者,更要有敢于责任担当、富于进取的精神,才能不辱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新闻宣传:文化繁荣发展的“主阵地”
利用县内媒介,提高全县人民对县域文化的认识,特别是乌撒文化的认识,积极营造群众尊重文化、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热情地传承我县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变成社会进步的“软实力”。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紧紧围绕“威宁试点”主题主线,努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舆论氛围。把我县民族服饰、音乐、舞蹈、建筑、饮食文化的地域特征全力凸现出来,让外界了解,让全县人民将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自豪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依托板底彝族《撮泰吉》、《铃铛舞》,马街彝族《婚礼舞》,龙街苗族《垒营盘》等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歌舞,多创作生产一批原创性、本土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特别是蕴含在彝族文化、苗族文化、回族文化后所呈现的深度价值,值得细细考究、深深挖掘宣传报道。
要大力宣传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激发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媒体的核心工作就是推进文化事业和创造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营造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这是媒体坚守的文化事业。作为县内新闻媒体,要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随时进行关注,强化宣传舆论引导作用。
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特别是作为新闻宣传人员,不应坐在办公室做新闻,而是应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走中才能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走访、思考、总结、推介,才能知道基层想宣传什么,想了解什么,才能把党报的报道点、基层的宣传点和县域的文化点有机结合起来。如果不走基层,对基层情况不熟悉,新闻宣传将脱离实际。在转作风中,了解民情民意,思考县域县情,进而构筑县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改文风中出“精品”,让新闻报道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创新宣传手段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和微博等现代信息手段,综合运用电视影像片、户外广告、外宣品等传统手段,深度挖掘,充分展示“威宁试点”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力实施威宁文化“走出去”战略,展示新成就,塑造新形象。
要进一步提高对外传播水平和能力,营造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社会发展舆论环境。一个能够迎接时代潮流并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或地区,其本身的文化并不一定最深厚,历史并不一定最灿烂,自我发明并不一定多,但她的文化一定是最具有开放精神的。媒体有社会监督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联系社会和文化遗产传递,让受众明白今天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什么,应该如何面对社会和迎接挑战,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本领。媒体要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积极借助主流媒体、知名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力宣传我县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我县的巨大发展潜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发展前景,为我县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最后,预祝《威宁报》改版成功,越办越好。
新闻媒体:文化繁荣发展舆论的“风向标”
新闻媒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闻宣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文化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兴媒体的涌现,报纸已经退居到了第四媒体的位置,没有网络、电视、手机报快捷,无快捷优势并不代表报纸没有内容可做。
威宁试点提速发展,媒体不仅要主动参与,而且要担任重要角色。
作为县内媒体的《威宁报》,所承担的社会舆论引导价值更加无可质疑,应该做到策划先行,要在做有观点的新闻上有新突破,特别是时政类新闻,不要做得很生硬,尽量在背景、幕后、解读上多下功夫。不追求简单的信息堆砌,用观点支撑报道,把新闻做深做精,要让读者通过看新闻后有一定的思考和启示。要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占领试点提速发展宣传制高点,找准产业宣传切入点,实现试点提速发展宣传效果最大化。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创新报道思路,独辟蹊径,提升《威宁报》宣传报道试点工作的深刻内涵。用生动的实例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树立对县域文化的正确认识;用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凝聚人心;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和创造生活。
新闻队伍:文化发展繁荣的“掌舵手”
作为媒体的支撑点,新闻宣传队伍尤为重要。
围绕县域文化发展的新闻宣传重点任务,团结县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当好县委政府新闻宣传工作的参谋和助手。把县内新闻工作者队伍全力打造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打造成一支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强队伍;打造成一支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勇于创新的优秀队伍;打造成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新闻工作是九分苦一分甜的职业,现在面对威宁试点的提速发展,作为县内新闻工作者,更要有敢于责任担当、富于进取的精神,才能不辱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新闻宣传:文化繁荣发展的“主阵地”
利用县内媒介,提高全县人民对县域文化的认识,特别是乌撒文化的认识,积极营造群众尊重文化、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热情地传承我县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变成社会进步的“软实力”。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紧紧围绕“威宁试点”主题主线,努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舆论氛围。把我县民族服饰、音乐、舞蹈、建筑、饮食文化的地域特征全力凸现出来,让外界了解,让全县人民将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自豪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依托板底彝族《撮泰吉》、《铃铛舞》,马街彝族《婚礼舞》,龙街苗族《垒营盘》等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歌舞,多创作生产一批原创性、本土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特别是蕴含在彝族文化、苗族文化、回族文化后所呈现的深度价值,值得细细考究、深深挖掘宣传报道。
要大力宣传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激发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媒体的核心工作就是推进文化事业和创造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营造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这是媒体坚守的文化事业。作为县内新闻媒体,要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随时进行关注,强化宣传舆论引导作用。
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特别是作为新闻宣传人员,不应坐在办公室做新闻,而是应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走中才能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走访、思考、总结、推介,才能知道基层想宣传什么,想了解什么,才能把党报的报道点、基层的宣传点和县域的文化点有机结合起来。如果不走基层,对基层情况不熟悉,新闻宣传将脱离实际。在转作风中,了解民情民意,思考县域县情,进而构筑县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改文风中出“精品”,让新闻报道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创新宣传手段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和微博等现代信息手段,综合运用电视影像片、户外广告、外宣品等传统手段,深度挖掘,充分展示“威宁试点”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力实施威宁文化“走出去”战略,展示新成就,塑造新形象。
要进一步提高对外传播水平和能力,营造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社会发展舆论环境。一个能够迎接时代潮流并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或地区,其本身的文化并不一定最深厚,历史并不一定最灿烂,自我发明并不一定多,但她的文化一定是最具有开放精神的。媒体有社会监督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联系社会和文化遗产传递,让受众明白今天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什么,应该如何面对社会和迎接挑战,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本领。媒体要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积极借助主流媒体、知名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力宣传我县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我县的巨大发展潜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发展前景,为我县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最后,预祝《威宁报》改版成功,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