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 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作者:祖文韬 时间:2016-12-13 阅读:383
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强调
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 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本报讯(记者 祖文韬) 12月9日,威宁召开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第三次项目建设暨易地扶贫搬迁现场观摩督察会议精神和省市的最新要求,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市委常委、自治县委书记肖发君,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郑建旭,自治县委常委禄云、耿忠仁,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梅,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云川,自治县政协副主席李正超、许如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一批。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硬仗,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块“硬骨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统一到县委政府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具体要求上来,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深化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明确“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以“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的精神,更好更快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会议强调,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贫困群众如期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针对2014年、2015年的生态移民和2016年的易地扶贫搬迁,要主攻工程建设,确保搬得出。要抓紧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善附属配套设施,达到入住条件;抓紧发动群众制定搬迁计划,完善搬迁政策,提高入住率,确保春节前全面搬迁入住。要主攻后续服务,确保稳得住。要把搬迁户纳入搬迁地统筹社会管理服务,各乡镇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搬迁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有针对性地做好保障服务工作。要主攻产业就业,确保能致富。要大力实施“11153”工程,尽可能覆盖搬迁农户;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好“特惠贷”等金融扶贫政策,确保每户有一人就业和一个产业项目。要主攻资料完善,确保能验收。有关部门和乡镇要主动作为,积极配合,逐项查漏补缺,健全完善项目资料,核准信息数据,确保顺利完成验收。要主攻改革,确保有活力。要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让搬迁群众获得稳定收益;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针对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着力抓好“三个精准”,精准搬迁对象,聚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群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强化精准识别,尽快启动搬迁安置工作;精准安置意愿,坚持一切对群众负责、一切为群众打算、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坚持“两头大中间小”的梯度转移模式,切实解决搬迁对象多元化需求;精准就业产业需求,结合每个安置点的实际,根据贫困劳动力具体的就业意向和培训愿望,“精准”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贴近实际,充分就业。要着力抓好“三个环节”,抓好规划设计环节,确保元旦前完成安置点规划设计方案,元月份全面动工;抓好施工队伍环节,严格规范操作,选好施工队伍,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抓好资料完善环节,分阶段、按程序完善资料,加强督查指导,逐项查缺补漏。要抓好宣传发动、政策执行、资金质量监管三个“关键”,做深、做实、做细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牢牢把握易地扶贫搬迁主动权,努力创造威宁好经验。(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