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2-28

扶贫扶出新天地

作者:高胜利 时间:2016-12-28 阅读:214


 扶贫扶出新天地
——威宁创新扶贫方式助农致富小记
记者 高胜利


  如今,行走在威宁境内的326国道、102省道旁,或走进村村寨寨,总能看到一排排、一栋栋崭新的黔西北二层楼房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独具民族风情。
  山,还是那座山;村,已经焕然一新。
  近年来,威宁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扶贫效果不断显现,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楼房变高了,生活环境变好了,农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农民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旅游扶贫:贫困村变 “度假天堂”
 
  走进海边街道银龙幸福小镇,一个个农家院落整洁宜人,一栋栋民居静雅别致,一条条串户路连着各家各户,构织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幸福画卷,眼前一幅宜居、宜业、益游新气象。
  近年来,银龙村在县委政府和招商局集团的倾情帮扶下,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帮扶、群众参与”的发展管理模式,充分发掘现有特色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经济,全面打造产业增收致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银龙村成了村民平安和谐的美好家园。
  银龙村的江文君以前是一名建筑工人,常年在工地上打工,尽管工作辛苦,每天挣的100多元只能够养家糊口。近年来,威宁引进招商集团筹资5000万元帮扶倾情打造的“草海·银龙幸福小镇”示范区带动草海旅游发展,江文君抢抓发展机遇,自己筹资加上招商集团的投资盖起了一栋“小洋房”,每天看着草海游客逐渐增多,他在一楼开起了一个小卖部和一个小餐馆,生意红红火火,每天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
  江文君从建筑工人到“小老板”,只是全村摘下贫困帽的一个小小缩影。
  怡心园度假村的负责人江鹏也是受益者,他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乡的华丽蜕变,他紧跟发展步伐,回家建起了三层的楼房,开起了自己的小旅馆和农家乐,如今他的月收入已过万元。
  如今的银龙幸福小镇,一座座“小洋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连组串户,一个个农家小院整洁宜居,加上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和洁净舒坦的乡村客栈,构成了草海湖畔一道靓丽风景,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宝地,更是各地游客旅游、休闲、度假的天堂。
 
产业扶贫:农民鼓起“钱袋子”
 
  走进玉龙镇新民村,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金黄色、密密麻麻的桑林映入眼帘,桑园种植基地里到处是忙碌着为桑树剪枝的农民身影。
  新民村是出了名的“养蚕村”,全村546户2564人。种桑养蚕项目从无到有,种养规模从2015年89户发展到今年的445户。
  种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绿色环保的好项目,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绿化荒山,还可以套种花生、小瓜、红薯等农作物,所以非常受老百姓的喜欢。
  玉龙镇种桑养蚕采用“公司+政府+农户+产业”的发展模式,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鼓励老百姓种桑养蚕,同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桑农解难题,引进养殖技术,建设示范园,使种桑养蚕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新民村村民赵远美是种桑养蚕的老养殖户,以前种植玉米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他种桑养蚕每亩收入在5000元以上,同时还有政府的扶贫补助,不但收入增加了还节省劳力,尝到甜头的他今年把自家的11亩地全种成了桑树。
  新民村村支书赵英举告诉记者,在党委政府和扶贫办帮助下,新民村今年蚕桑种植共有570亩,每亩得到了扶贫资金3800元,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如今种桑养蚕成了全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据悉,2016年,玉龙镇新增种桑树1000亩,种植105万株桑苗,政府共筹措资金228万元,对种桑养蚕农户实施补贴,包括修建蚕台、蚕房等费用补贴。扶贫资金的扶持,有效促进了全镇蚕桑逐步走上种植规模化、养殖家庭化、加工集中化、销售统一化的发展增收道路,让蚕农过上了背着“银茧”换金钱的好日子。
 
企业扶贫:小蘑菇打开“就业门”
 
  在威宁经济开发区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对蘑菇生产材料进行包装,有的在忙着采摘香菇,采摘后进行分类、装箱、装车,忙得不亦说乎。
  赵庆芬是龙场镇百岩村村民,为了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她不能外出打工,常年在家里做着繁重的农活,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从雪榕公司落户威宁后,经过朋友的介绍,她2015年3月加入了雪榕公司这个大家庭。在工作期间,赵庆芬踏踏实实工作,赢得了上级和同事们的认可,目前她成为了雪榕生物有限公司三班的班长,在照顾家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以工业化方式生产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企业,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在菌种、工艺、培养等方面拥有较大领先优势,并依据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金针菇、白玉菇、海鲜菇”等食用菌。公司现以日产量143吨位居国内行业之首,各单项产能稳居国内行业第一,是威宁重要的农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当地老百姓就业致富的好去处。
  据雪榕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龙鹏介绍,雪榕集团力求实现“一人就业,脱贫一户”,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直接吸纳当地及周边群众就业。而对村民们来应聘工作,优先选择困难农户进行招聘,力求做到精准就业,精准扶贫。
  “目前在雪榕公司上班的员工有400多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威宁人,许多还是周边的农民,他们不但就业收入有了保障,同时还能照顾家庭。”龙鹏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未来5年,雪榕公司计划在威宁投资25亿元,建设日产1000吨(年产36万吨)的多种食用菌产业园,包括日产1000吨新鲜食用菌栽培基地、生产香菇酱和菇类多糖提取工厂、雪榕技术研发中心、经济林栽培及循环利用。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可解决威宁8000人就业,带动周边5万人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及附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