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迎江 醉在迎江
作者:何欢 高胜利 李云侠 马召凤 时间:2017-01-03 阅读:569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 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21)
美在迎江 醉在迎江
本报特派记者 何欢 高胜利 李云侠 马召凤

“小江南”迎江村美景
迎江村,牛栏江流域奔向威宁境内的第一个村。她打开温柔的怀抱,迎接狂野的牛栏江到来,因此得名:迎江。
冬至这天,我们“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报道组走进迎江村,开始了一次了真正意义上的“牛栏江纪行”。
从岔河集镇结噶沿着恰西河顺流而下,正在修建通往迎江的通村水泥路。在16公里通村路的尽头,恰西河与牛栏江交汇的地方,就是迎江。
迎江是个地理位置特殊的边陲小村,村子四面环山、三面环水、中间平坦。南面和东面与云南省会泽县矿山镇、大井镇隔江相望,恰西河、安单河流淌到这里与牛栏江相汇。
牛栏江干流长423公里,落差1660米,流域面积13320平方公里。从南向北流经云南省、贵州省境内的10多个县市,最后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注入金沙江。在整个牛栏江流域,几乎全是高山峡谷、奔腾激流,唯独到了迎江村这一段,它变得温柔缓慢,轻轻淌过这个村落,使迎江村变成了牛栏江边唯一的“小江南”。
迎江村有374户1574人,这里居住着罗、高、陈、浦等十多姓人家,世代团结和睦;全村耕地面积567亩,紧靠牛栏江畔的土地过去是一片稻田,村民世世代代过着“江南渔米”的生活。
同行的同事高胜利家就是迎江村人。据他回忆,童年时,家门口是一片美丽的稻田,田埂间串流的小溪里鱼群活跃,“想吃鱼时,用撮箕在小溪里一撮,就可以回家做一顿野生鲜鱼餐”。
后来,由于牛栏江雨季洪水泛滥,把这一片稻田夷为旱地,从此村民们把昔日种稻子的田改种各种蔬菜,田间小溪里的鱼也变少了。(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