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1-04

威宁推进“三类人群”关爱工作

作者:杨帆 时间:2017-01-04 阅读:183


   本报讯(通讯员 杨帆) 近年来,威宁积极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切实抓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三类人群”帮扶救助,推进“三类人群”关爱工作。
  严格程序,精准识别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在低保对象认定过程中,威宁充分整合乡镇低保和扶贫工作队伍,以精准扶贫“四看法”为基础,切实做到核查范围到位、内容到位、力量到位、责任到位的“四到位”要求,确保低保对象的识别精准。
  明确包保责任制度。针对全县“三类人群”点多、面广、战线长、情况复杂、贫困程度深等特点,采取县级领导包保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的措施,层层包保,明确责任,签订包保责任书,与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相互衔接,同步推进。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未纳入五保供养和低保边缘户的“三类人群”,下拨临时救助资金,根据困难程度,采取边排查边救助,给予一次性300至2000元救助,累计临时救助5302人次,发放救助金额731.47万元,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家庭主体、政府监管、社会关爱的三级联动。通过在火车站、客车站、农村集市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流动广播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三类人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增强乐观面对生活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