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 生态创新
作者:张怡 王榜永 时间:2017-01-05 阅读:229
产业集聚 生态创新
——威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之路
实习记者 张 怡 实习生 王榜永

雪榕公司生产的金针菇

雪榕公司生产的金针菇
先后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二类培育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连续三年获得毕节市人民政府产业园区建设综合考核一等奖。
这是威宁经济开发区成立6年来交出的宝贵成绩单。
据悉,成立于2010年11月的威宁经济开发区,是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核心区总面积为21.93平方公里。
经过6年的发展,威宁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了农特产品产业园、风电产业园、冷弯型钢产业园、雪榕食用菌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示范园、中药科技产业园、服装鞋帽箱包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孵化园、小微企业创业园等九个产业园。
企业入驻 农民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吸引下,雪榕食用菌产业园是入驻威宁经济开发区最早的企业之一,解决了约1500余人就近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就业难的困境,为威宁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雪榕公司利用威宁的地理位置优势、节省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续保障,2016年6月投产以来、产量相对较大、基本符合预期投产,该公司主打金针菇产业,在设备更新换代后、现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强化了产品质量。现阶段产品已向越南、日本、韩国等国销售,金针菇每日可达100吨的销售量,自投产以来已向三国销售出成品约3000吨。
雪榕公司员工基本是威宁本地人,在进入公司之后,要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让员工可以迅速地熟悉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企业文化。很多农民,在进入企业之后收入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一般普工收入可达2500元每月。
“刚进来的时候我们还什么都不会,在进行技能培训之后我们对产品的包装和机器使用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工资也一月比一月高,现在我已经每月拿到3900元了,公司还组织员工定期外出学习加强自己的技能知识。”在雪榕打工的张雪高兴地说。
蓄势待发 多产并进
威宁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这为工业园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提供了资源条件。
近年来,威宁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大园区”建设。
活力园区,为威宁城市空间拓展确立新核心。建设威宁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经济核心,为多元化的功能发展奠定空间框架。以产业为基础,注重商务、办公、居住、会展、孵化等多功能发展,增强园区活力,提升园区整体品质。
宜居园区,为人才引进和产业承接留有空间,建设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新社区。 建设配套齐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的居住新区,使五里岗工业园成为宜居园区。
生态园区建设,产业循环、保育环境,塑造生态化的园区。建设高质量的园区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周边及区内的优美山体的自然环境优势,结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与经济循环相适应的功能布局,充分发挥群山环抱的环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效园区,建立完善、高效的园区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系统。产业类型的聚集式布局,提高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和功能分明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高效能的通讯设施及完善的上下水、供电、消防、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保障经济产业的快速运转。
截至目前,威宁经济开发区累计开发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累计建成路网39.8公里,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达60万平方米,累计引进企业58户,其中投产44户,在建14户,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1.73亿元,产业项目投资完成18.22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86亿元,上交税金2.95亿元,解决10102人就业问题。
据威宁经济开发区园区负责人杨志伟介绍:“我们将五里岗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完善,集商务、办公、商业、休闲、生活居住和特色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