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便民服务队
作者:陈武帅 周凤 时间:2017-01-05 阅读:319
深山里的便民服务队
——龙场镇干部职工便民服务队走访贫困户小记
记者 陈武帅 通讯员 周 凤
在龙场镇,有这样一支便民为民服务队,他们由民政、留守办、敬老院、驻村干部等组成,不管刮风下雨,不畏严寒酷暑,常年田间地头话农桑,进村入户谋发展,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2016年,龙场镇便民服务队共帮助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金额63万,救灾粮86000斤,为群众解决实事1000余件……
镜头一:让温暖照进孤儿心灵
2017年元月3日,新年伊始,偏远的龙场镇颜租块村,路远山陡。
吃过午饭,龙场镇便民服务队就开始跋涉在走村入户的山路上。
颜租块村颜租块组胡玉兰家,是精准扶贫户,服务队想倾听帮扶需求,力促精准扶贫。
通过走访得知,胡玉兰母亲几年前患病去世,留下几兄妹和父亲相依为命。不幸的是,2016年11月胡玉兰父亲也因意外触电身亡,四兄妹一下子变成了孤儿,家里所有的担子也落在的胡玉兰的身上。
刚满18岁的胡玉兰不但要撑起整个家庭,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和弟弟。
“我已经18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年龄最小。两个妹妹在龙场镇读初中,弟弟在柳树小学读六年级,再苦也要撑起这个家。”胡玉兰咬着牙说。
据村干部介绍,胡玉兰家的房子是危房改造项目,家里的土地全靠胡玉兰种着。前几天胡玉兰家的低保费还没收到,她去银行查也没有,想请政府帮助查清楚。
服务队队员李媛帮胡玉兰把她家的存折找出来,经过在民政办核查银行卡账号,打电话去信用社核实,发现原来胡玉兰去银行查账的存折拿错了。
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服务队帮助胡玉兰家设为特困户,并发放临时救助5000元,特殊困难家庭救助10000元,并亲自送到胡玉兰手中。“这15000元救助款一部分帮助偿还胡玉兰父亲的安葬费,另一部分帮助其妹妹和弟弟书学费和生活费以及家里的开销,同时帮助胡玉兰的三个妹弟胡燕花、胡路花、胡泽刚申请申报为孤儿。”服务队队员李媛介绍说。
临走时,服务队不忘叮嘱胡玉兰一定要将这个家撑起来,带好妹妹和弟弟,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注意保暖防冻,要精打细算的用钱,坚强面对生命挫折,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
挥手送别时,胡玉兰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开心地笑了。
镜头二:上门为残疾人办理结婚证
“非常感谢你们,专门帮我们办理结婚证都跑了几趟,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辛苦你们了!”向永文接过服务队帮助办理的结婚证时,激动地说。
原来家住龙场镇元山村元山组的向永文,是个上门女婿。老家六盘水市的他因发生意外而被截肢,十多年前来到龙场镇和从小下肢瘫痪的张明姐结为夫妇。
如今,向永文夫妇已有一个女儿,在龙场镇小学读二年级。
由于张明姐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向永文拄着拐杖走路,行动不便,至今夫妻俩还没有办理结婚证。
了解情况后,龙场镇便民服务队组织民政部门上门为其办理结婚证登记和残疾证。
针对向永文一家的特殊情况,龙场镇便民服务队根据《威宁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修订)》帮助申请临时救助4000元,并把向永文一家最低生活保障调高一档,帮助增加收入。
“我们组建便民服务队的初衷就是要干部职工沉下身子为民服务,多走访行动不便的五保户、残疾户和留守老人,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做到心系民情解民意,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龙场镇党委书记禄国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