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最后一公里”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7-01-06 阅读:266
冲刺“最后一公里”
——威宁交通大会战火热进行中
记者 李玉荣
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26日,注定是威宁交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因为这一天,威宁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425平方米,设有15个发车位,120个停车位以及售票大厅、站前广场、商业服务区等相关附属设施的威宁凤山客运站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威宁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发展的具体成果之一,这是苦干实干的威宁交通人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份满意答卷。
凤山客运站的投入使用,掀开的不止是威宁交通发展史上的新一页,还掀开了威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篇章。透过这样的一幕幕,我们可以诠释出威宁许许多多美丽诱人的交通故事。
专题会议绘就威宁交通发展新蓝图
“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好路。”一个地方发展快不快,从根本上说,与交通关系最为密切。
一直以来,历届县委、政府非常重视交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脚步,几乎走遍了威宁的乡乡镇镇村村寨寨。他们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运筹帷幄,谋划着威宁交通发展的新篇章。
时间再次回拨。2016年6月17日,威宁县委召开十一届九次全会,专题安排部署交通建设工作。这在威宁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会议绘就了威宁交通发展新蓝图。“强基升等、成网通畅”的威宁交通发展总体要求新鲜出炉;“适度超前、民生为先、转型升级、建管并重、以人为本”的威宁交通发展原则新鲜出炉。“对外连接畅通、出入县城便捷、乡镇之间循环、服务产业发展”的威宁交通发展目标新鲜出炉。《威宁主骨架公路网》、《威宁农村公路循环路网》“两张网”和“六纵六横十五联八支”的威宁路网建设规划新鲜出炉。
奋力实施谱写威宁交通新画卷
全县交通建设大会战打响后,各乡镇积极抢抓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哲觉镇铁厂村到新坪村的公路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忙着进行水泥搅拌、路基稳固,干得热火朝天。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地处哲觉镇论河村老鹰箐的老百姓来说,一点也不夸张,老鹰箐的苗族同胞十分渴望把路修通,修到村子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农产品外销受阻,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
“路修通以后,老鹰箐的群众就可以发展产业了,养鸡、养羊。300余人群众直接受益,解决了当地产业发展、生产资料运输及农产品外销等诸多问题。”该村负责人陈大超说到。
如今,行走在崭新的通村路上,老鹰箐人民群众喜不自禁。
时下,虽是隆冬时节,但行走在榨子厂至板底乡的通乡路改造升级现场,依旧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
“这条路的升级改造建设,对于板底乡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板底乡旅游业的发展,必将锦上添花。”乡党委书记陈劲松期待不已。
“交通畅,百业新。”板底乡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有广为传唱的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有别具一格的彝族风情,有绽放高原的万亩荞花海……
有一组如诗如画的数据,更是能诠释威宁交通人这一年沉甸甸的收获。建成了962公里通村油(砼)路,续建了102省道14.019公里,建成了S433红石岩至小湾39公里、S219九林头至可渡河29.281公里,启动建设县乡道改造82公里……
威宁不止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更注重建管并重。一次次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培训会,加强了基层公路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了全县交通管理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来自县交通运输局的一组数据最具有说服力。总投资523万元,建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计划项目61.6公里,完成水毁抢修200公里,按照农村公路建设“同步实施安保工程”相关规范要求,完成近150公里安保设施建设,排查出隐患路段600公里……
四通八达的交通助力威宁新腾飞
大山深处的龙街镇龙河村的发展变化,就是四通八达的交通助力威宁新腾飞的最好注释之一。
每年夏天,龙街镇出了名的龙河樱桃总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慕名而来者。然而交通的不便让这致富的金果果一度紧锁深山。
“以前龙河村是一个路难走、车难行、经济落后的低洼小村落,樱桃熟了愁卖不出去,很多收购车辆进得去出不来,百姓单靠双肩的力量难以实现樱桃的最大收益。”隆冬时节,在龙河村走访,已近80岁的村民王开德记忆犹新。“现在,道路一通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商贩或者游客直接上门采购,名声也越来越大,价格就上来了,我家今年光坐家里卖樱桃的收入就有两万多元。”王开德高兴不已。
云贵乡至麻乍镇这条公路是威宁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重大决定中提出的第三纵交通路线,途径龙街、观风海、哈喇河、黑石头等6个乡镇,是连接全县南北路线的主要通道,全长136.3公里。龙街镇龙河村就是受益的行政村之一。
伴随威宁交通大会战的深入实施,大交通枢纽的建成,威宁以建成县城为中心的“90”分钟经济圈,高速公路为主轴,省、县、乡道为骨架,镇际路、通村路、产业路、旅游路、扶贫路为连线的公路交通网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