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腿支书”和他的特色村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7-01-06 阅读:205
“跑腿支书”和他的特色村
——记黑石头镇河坝村村支书朱家银
记者 马召凤
有人说,村支书就像大山里的信号,没有他,外面新鲜的东西进不来,村里面的情况无人知晓。
朱家银是黑石头镇河坝村的村支书,是这片坝子上的“掌柜”,是黑石头镇远近皆知的“跑腿支书”。
几年来,鞋子磨破了,百姓熟络了,村子亮起来了。村民们见了他总会戏谑地说:“支书啊,你的鞋子都拿来补坝子了吧。”
有思路带民富
河坝村是黑石头镇一个让人注目的村子。开车从黑石头镇公路上经过,一块平整的大坝子引人注目。目之所及,满眼都是现代农业的风貌,苹果高挂枝头,光是看着就赏心悦目。在苹果基地旁边,烤烟基地硕大的叶子铺洒开来,满眼都是饱满的绿色,村民们开着拖拉机,把一车车叶子拉回家,经过一番熏烤,地里的这些色彩都能变成农家“幸福的颜色”。
这是朱家银的河坝村,这里没有传统农业的影子,新产业,新风貌。朱家银回忆起自己刚刚担任支书的时候:“那么大片坝子种的都是些包谷洋芋,大松树拿来当柴烧了。”
在多方探索和询问之后,顺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朱家银带着村民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干起了事业,引进外来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规范土地用途……
旧土翻新,烤烟种下去了,苹果都挂果了,河坝村的村民一点点富裕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外来人闻讯前往采摘苹果,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仅带动了这里的经济,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时逢苹果丰收的季节,农户们支起摊子不仅能卖苹果,还能卖其他百货,几头抓收入。
能跑腿解民忧
冬天的风刮得越发猛烈了,在朱家银家里却比平日里要热闹,几个党员正坐在朱家银家和朱家银讨论着如何将信息、技术、政策等送到每一户农户家。燃烧的火苗和党员们说话的声音就这么温暖了冬天的夜晚。
自从朱家银当上河坝村的村支书之后,河坝村就经常召开党员大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只要村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的时候,朱家银就第一时间把村内的36名党员召集起来。大家协商一致之后,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带领全体党员学习文朝荣群众工作法,为全体村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服务到家。
朱家银是“跑腿”村干部,还爱“管闲事”。在河坝村,很多村民想要发展产业但又苦于手里没钱,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家银四处寻求路子,亲自担保贷款外还借款给他们,每年共计为农户贷款100多万元,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问题。
“朱支书肯帮忙,老百姓信任他。”村民余龙毕这样说。
谋福利惠民生
每年庄稼丰收的季节,到朱家银家里来访的村民总是络绎不绝,今天张三家要收割洋芋,明天李四家要翻新土地。这时,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农业设备成了朱家银的一项工作。
几年来,朱家银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农业机械设备20辆,每年低价为村民作业,贫困户没钱他就主动帮助免费收割。这些不算大的小事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老百姓获得了方便获得了实惠。
这些年,朱家银见村里很多百姓过了农忙就没有收入,因家中孩子读书也不能外出就业务工。朱家银就盘算着自己手里的资源,成立了博源烟草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就业100余人,这100多人中主要以当地贫困户为主,过了农忙时节农户们就可以到他的合作社打工。朱家银还每年组织三次左右的养殖和农业培训,农户们在打零工挣闲钱的时候还能学习烤烟种植、田间管理、烘烤等农业技术。
一点一滴化作村民们的小幸福,踏踏实实成就了老百姓的好日子。在村里,朱家银是“朱管事”,是河坝村的“大管家”;在威宁,他是优秀的农民讲师,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