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1-11

威宁突破瓶颈促进党史事业新发展

作者:宋志雄 时间:2017-01-11 阅读:164


   本报讯(通讯员 宋志雄) 近年来,威宁县志办按照“服务中心、突出主业”的要求,依法推进地方志事业,为威宁脱贫攻坚发挥“资政、育人、存史”的作用。
  实施精品战略,凸显民族特色。积极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活动,组织人员对老红军秦玉祥、冷红星、王玉清等身世情况进行调研核实,深入挖掘威宁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风土人情等。据了解,全年编纂发行地情资料季刊《乌蒙史话》4期,共印4000册,44万余字年鉴资料数据;共组织撰写报送优秀党史论文3篇,其中《红二·六军团辗转威宁时期的群众工作》一文成功入选《贵州省党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创新宣传载体,打造特色品牌。按照党史“六进”要求,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结对帮扶等形式,到学校、社区、部门、农村宣讲党史1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上万人次。充分发挥党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广大党员了解党的历史。全年出版史志刊物4期,刊载史志类文章40余篇,编写《威宁党史学习资料辑录》,丰富党员干部学习内容。
  促进成果转化,发挥效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地方志陈列室建设,加大对威宁地方志重大专题资料的收集,丰富陈列内容,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革命遗址修复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展示威宁的历史人文,让地方志进农村、进社区、上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