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学一做”的哲学思考与现实意义
作者:许如龙 时间:2017-01-12 阅读:212
浅析“两学一做”的哲学思考与现实意义
威宁自治县政协副主席、东风镇党委书记 许如龙
今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之后,又一次深化党内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全国各地党组织相继把这次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两学一做”融入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常态,不断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有”党员干部队伍,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套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看似简单的陈述,其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哲学光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哲学思想及治国理念。其实“两学一做”与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一次完美传承。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两学一做”体现了“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心学精髓。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两学一做”与“知行合一”本质上是统一的。学就是知,就是学“天理”,学“良知”,学的目的在于“学大学之道”,在于“学亲民之德”,达到生活中的“至善”,达到政治上的“冰清玉洁”;做就是行,就是“致良知”、“守天理”,在于不断净化行为,不断笃学尚行,通过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形成并保持动态的“至善”境界。
其次,“两学一做”体现了“日新月异、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自古以来,《论语》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传统哲学思想都强调了改革创新与开拓进取的精神。发展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两学一做”也永无止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这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和“解放思想、孜孜不倦、永无止境”的理想追求。
再次,“两学一做”体现了“上下结合、以上率下”的治国理念。《论语》就有记载:“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注重“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是中国儒家的优秀治道传统。而“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立先锋,学模范,树标杆,作示范”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鲜明特点,也是我党保先保纯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要求“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确保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推进,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最后,“两学一做”还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大学·中庸》曾记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为上”强调了学的首要性,“修”就是学问品行,“修身”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中华民族自古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把修身排在首要位置,这正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两学一做”中学与做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正是我们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其实“两学一做”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创新与实践。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两学一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马哲精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学什么呢?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党章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系列讲话是引导我们共产党员不断向前的正确理论方针,这正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提倡的“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而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正是我们共产党员行动的指南。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自己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真正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才能更好地向组织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次,“两学一做”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哲精髓。“两学一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思想动摇了就要加强思想建设,纪律散漫了就要进行组织建设,工作懈怠了就要进行作风建设,力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对,学有所用。
再次,“两学一做”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马哲精髓。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成效需要讲究循序渐进,讲究日积月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是要讲究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随着新型信息化的发展,对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党员,就得坚持学习,深入探索,不断达到多学、善学、好学“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质”的飞跃。
最后,“两学一做”还体现了“外因与内因作用”的马哲精髓。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也相对浮躁,党员干部要面临更多的“糖衣炮弹”,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如一剂“预防针”,及时准确的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服务意识与党章意识,严守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发挥好内因的作用,全面提高素质,不忘入党初心,不负人民重托,保持党员本色,争做合格党员。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建党强党兴党的生命线,今年党中央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强身健体”,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根除工作中的“病患”,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把好头脑中的“总闸门”。结合以上哲学启示,我们应如何做好“两学一做”,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坚持做好“知行合一”。王守仁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阳明也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其实就是讲知与行不能分离,知与行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知行相促”,在学习党章党规与系列讲话中做好合格党员,在争做合格党员中领悟学习好党章党规与系列讲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知行合一,知行相促,在学习中深化,在行动中体现,自觉尊崇党章、遵规守纪、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做一名知行合一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其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要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改革践行方式。当前在农村基层,老党员占很大比例,但他们存在相对思想认识落后与理论素质不高,跟不上新时期的需要。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党内教育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需要广大党员根除这些落后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学习方法,扩大学习广度,提高理论素质,与时俱进,与国家社会同进步,时刻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以上率下”。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两学一做”作为党内学习教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举措,即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加强学习党性修炼,更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将党内教育的洗礼心得及时传达给中层岗位的党员和基层岗位的党员,特别是工作在一线、与群众密切接触的基层党员,带动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引导他们学深悟透党章党规与系列讲话,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用和学而行,时刻做一名模范带头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严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来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在践行“两学一做”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把“严以修身”作为做人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认真抓好严以修身这个前提,具备高尚情操这个“正能量”,时刻牢记组织与群众的“挖井拾柴”之恩;牢记廉洁从政的党纪国法要求,高雅情趣的自我道德需求,不断在精神与灵魂上践行高雅情趣,坚守清正廉洁,时刻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学做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两学一做”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正确处理学与做的关系,始终坚持学做结合,避免搞“两张皮”。学习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学习的延续,学好了才能做好,做好了才更有利于学习。在新常态下,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善于学习,学做结合,不断培养认识新常态的本领,提高把握新常态的能力,树立引领新常态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新常态下的国家发展事业中,争做岗位旗帜,行业先锋,人民公仆,把“两学一做”体现到干事创业理政中去,时刻做一名学做结合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问题导向”。 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也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向深入的最好牵引。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行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解决问题开局,对照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查找、剖析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学,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剖析问题成因,针对问题“病灶”逐项整改,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确保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规格推进、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收尾,时刻做一名善于改错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持之以恒”。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个常抓不懈的伟大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做到“常学”,做到“常做”,即需要广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也需要每个党员端正态度,平时自觉践行、主动践行、严格践行,时刻做一名勤勉奋发的合格党员。
坚持做好“内化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员领导干部要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为民服务。”“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如何学得透彻?关键在内化于心。“两学一做”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把内容嵌入灵魂深处的学习。“内化于心”就是要通过学习党规党章、学习系列讲话,理解吃透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实质内涵,从思想认识层面上践行这些思想,自觉把步调统一到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上,时刻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