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追梦者”的“绝活”
作者:李欢 李锦阳 时间:2017-01-13 阅读:261
一个“追梦者”的“绝活”
——记六桥街道响塘社区“变脸”艺人陈建
记者 李欢 通讯员 李锦阳

陈建生活照

陈建表演“变脸”

陈建表演“吐火”
“‘变脸’不在于能变多少张脸谱,而是要把你所变脸谱中的人物和你肢体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活灵活现,让观众眼前一亮。”说到“变脸”陈建这样介绍道。
2015年春节在威宁迎新春文艺汇演上,陈建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变脸”绝活登上家乡的舞台,大家在对他精湛的表演喝彩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变脸”艺人就是威宁人。
众所周知,“变脸”是川剧独有的绝技,被誉为中国的国宝。演员根据剧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不同的脸谱来。然而川剧“变脸”绝技历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那么作为一名威宁人的陈建,是怎么得到这份绝技的呢?
“从喜欢到想学习这门绝技,我拜过两位师父,在我的坚持下,我的师父石万兴教授我‘变脸’,让我掌握了这门绝技。”陈建说。
17岁那年,陈建辍学到杭州打工,在一家婚庆公司做花艺和舞台布置。在一次婚庆典礼上,“变脸”节目深深吸引了陈建的目光,活动结束后,他找到了表演变脸的艺人肖师傅,表达了自己想学习变脸的想法,然而在肖师傅那里他碰壁了,原因是“变脸”不外传。
看到陈建还颇有几分天分的情况下,肖师傅介绍陈建到石家庄拜了另一个师父。当时,陈建以为一去就能学习到“变脸”,满怀憧憬到石家庄后,却被安排到魔术道具店当起了伙计,一直没得到师父的指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建遇到了后来的师父石万兴。
“石万兴师父到店里买脸谱,得知他是‘变脸‘艺人后我很兴奋,在交谈中,师父对我也颇有几分好感,便留下联系方式,让我想学就到四川找他,一个月后我就去了四川。”
到四川后,陈建再次被泼了冷水,不但没有学到脸谱,就连师父演出的服装、道具都不能看,一直被安排打杂,跟着剧团下乡。
在剧团,陈建一边打杂,一边跟着其他人员一起学习一些戏剧基本功,闲暇之余也照着石万兴在台上表演的样子模仿起来。
时间一晃三个月过去了,陈建并没有看到石万兴有要教授他“变脸”绝活的意思,开始有些气馁。
“既然来了,就要学到绝活。”陈建心里默默坚持着,每天依然坚持练习基本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半年后,陈建的刻苦感动了石万兴。在2007年中,陈建正式拜石万兴为师,开始了“变脸”学习。
每天天才亮,陈建便起床练基本功,对于“半路出家”的陈建来说,一个亮相动作,一个金鸡独立都异常辛苦,常常满头大汗。
“在学习‘变脸’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艺人的不容易,才体会到什么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每一个动作都要根据脸谱的变化来调整,一不小心就会出错。”陈建说。
2008年,陈建“变脸”日趋娴熟,该到了上台表演的时候,从未上过台的陈建胆怯了,第一次站在台后就不敢再往前迈出步子。师父石万兴一边鼓励他,一边往前一推,让陈建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谈及师父,陈建红了眼眶感恩地说:“要不是师父,我没有今天的成就,那些年他教育我、鼓励我,还把不外传的绝活教授给我,把我当自已孩子一般对待,可是他老人家在2013年去世了。”
几年下来,陈建不仅学会了变脸,还学会了“吐火”、“回脸”等“变脸”中的精髓,学会自己制作道具、绘脸谱、剪辑音乐等。
现在,陈建靠自己的“变脸”绝活谋生,接受商业演出,一个月的收入上万元。
对于传承,陈建自己说目前没有想向他学习的人,以后可能会开办培训班。对于公益,陈建表示很愿意参加公益性的演出,让跟多人熟知“变脸”这一国粹艺术。
“‘变脸’是很辛苦的技术活,脸谱盖在脸上常常让我透不过气,但是我既然学习了,不管今后是不是一直走商业化道路,我都要把它传承好、发扬好,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这门艺术。”陈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