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桥
作者:马娟 时间:2017-01-17 阅读:19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可见自古以来,桥梁就是文人墨客笔下十分重要的意象,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传说中,桥的形象更是屡见不鲜,有许仙白娘子断桥相会,更有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而中国桥梁又多以石桥为主,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识,更让人回味无穷。
中国由于其自身的地貌特征:山川纵横,河道交错,石桥众多。自古以来就有“桥之国度”的美誉,发展于隋,兴盛于宋,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美学造诣上,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建石桥最初的目的在于解决水域对人类交流的阻隔,在生活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久而久之,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转化为一种精神寄托。
古诗词里,石桥的内涵是丰富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淮左名都》写于宋朝被战争洗劫过的扬州,繁华不再,物是人非,二十四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有跨越时空,怀念过去,寄托悲伤之情的内涵。“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望海潮·东南形胜》里的石桥则是繁华的象征,画桥,指的是画上彩绘的石桥,与烟柳、风帘等景象一起突出了杭州景色的美丽与地理位置的重要。《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烘托的则是一种凄惨的氛围,开在断桥边的梅花自然是坚韧而冷艳的象征。
如今,石桥的内涵开始向思想政治领域发展,“造桥修路”成了发展经济的象征,有众人筹资建桥,有官员主持修桥,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越来越宏大,桥上的雕刻也越来越细致,比起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桥,石桥承载的更多是文化上的内涵。石桥上总会刻上狮子、龙凤,作为石桥的守护神,寓意吉祥,卢沟桥上的狮子就是中国石桥雕塑中的典型代表,或气势雄伟,或活泼可爱,让石桥增添了威武雄浑和热情气派的氛围,由此可见,石桥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人文积淀。
而“小桥流水人家”作为经典的江南景致,保留至今,无论是苏州园林中的美学艺术,还是乌镇梦乡里的临桥而居,石桥都给人以婉约含蓄的心灵感受。石桥承接水乡地势,与亭台楼阁,架于清溪流觞之上,似眉眼弯弯,顾盼生辉;隐于烟波泽雾里,似弦月照影,婀娜多姿,充满诗情画意,它们虽然不及跨海大桥那般磅礴大气,却如同水乡孕育的姑娘一般,清新灵动,别有一番韵味。
一座简单的石桥,往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意象,甚至与当地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桥景、桥史、桥上的雕塑刻字、有关的诗词作为中国石桥的要素特色,赋予了石桥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思索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