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1-18

走近威宁消防大队

作者:张怡 王榜永 时间:2017-01-18 阅读:309


   有这样一群人,当人民群众临危遇险时,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大到灾难救援,小到摘除马蜂窝、取下卡手戒指等,他们总能顺利解决各类难题……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 “无所不能”的消防战士。
  日前,记者走进自治县消防大队,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他们的酸甜苦辣。
  记者来到消防大队院内时,10多名消防队员正在例行检查车辆。消防队员说,每辆执勤车都配备有负责人,每天都进行养护修理,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危,一点也不能马虎。
  卢高,一个只有19岁的年轻战士,由于训练强度大,一双鞋经常几天就被磨破了鞋底。他们肤色黝黑,不管烈日当空、还是大雨倾盆都必须坚持训练。战士卢高为了练水带连接这一动作,每天折返跑上百次、他的鞋总是比其他战士坏得快。因训练单个项目时间有限,为了达到要求,他经常加练、身体累到虚脱甚至有时在睡梦中都会被惊醒。
  参谋李文龙介绍说,新战士入伍后,第一个训练的项目就是快速穿戴消防装备。一套消防装备一天要穿脱上百次,什么时候达到15秒以内完成什么时候才算达标。
  听到这里,记者忍不住体验了 一把消防队员的感觉。在两名消防队员的帮助下,花了7分钟时间,记者终于将战斗服、消防胶鞋、空气呼吸器、头盔等“家伙”一一穿戴在身上。穿上重达42斤的这身装备,记者试着慢慢跑了20多米,汗水很快沿着额头流淌下来。此时,一名消防队员又提来两盘水带和一把水枪。原来,还要加上这两样东西才算是完成一名消防队员的出警装备。
  在消防大队指挥中心,市民拨打的每一个119火警电话都是这里统一调度的。一旦有险情,就会马上调度消防中队出警。部队以执勤为中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消防部队要求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后,必须按照规定着装,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0秒。
  “商铺着火了,请你们快来”。
  “接到火警后,消防队员们一分钟的时间穿戴好所有装备出发,赶到了目的地,商铺的火势很大,卷帘门在大火的烘烤下较难打开,最后决定把卷帘门撬开。大火蔓延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消防队员连眼睛都睁不开,浓烟涩鼻,在克服各种困难下,大火终于是扑灭了,商铺里一片狼藉,像这样的火情,一年内我们会接到上百起”,中队长郭珍潜回忆道。
  记者了解到,消防大队不仅担负着灭火任务,还承担着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众遇险事件等高危险、高难度的救援工作。
  参谋李文龙说:只要警铃响起,战士们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车库,从接到任务到战士们穿戴整齐,再到车辆驶出营房,时间限制在1分钟内,这是硬指标,必须保证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
  中队长郭珍潜向记者说起消防官兵每天的生活:早上6时起床,6时10分出操,6时40分整理内务,打扫卫生;7时30分吃早餐,8时交接;8时40分开操课训练,攀爬楼梯、水带操、百米负重训练等,12时午餐午休,15时10分训练至18时20分,18时30分吃晚餐、看新闻联播,21时30分熄灯就寝。
  姚晃、现年24岁,湖南怀化人,18岁入伍。2016年5月调入威宁消防队,作为一名老兵,姚晃参加过无数次灭火抢险救援工作,他应像最深的是参与纳雍交通事故救援、当时满脑子想的就是能救一个是一个、毫不顾忌个人安危,事故现场是一百多米高的悬崖底下,当时他与战友想了多种方法才得以把其中一个幸存者救出。当他说到救起一位幸存者时,脸上露出无比的自豪感。
  灾情就是命令,战士们时刻准备着上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为心中有神圣的职责所在,每个战士心中都有“在职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尽职思想。
  消防兵的肩膀,能扛起冰冷的水枪,却无法承担家的重量,谁不希望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消防兵肩膀上更重的是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想家时偷看女朋友的照片,落下的泪水都往心里藏。
  消防兵的肩膀,能担起废墟中的楼板,却担不起母亲疑望的眼光,母亲送别时在风中飘飞的银发,定格在消防兵起伏的胸膛。放下亲人的思念,日夜执勤备战,只为千万个母亲的安祥……
 

处理污水


事故救援现场


累到虚脱的消防战士


灭火现场


出操的消防官兵


爱心活动


高楼救援


零点行动


民屋倒塌,消防官兵在施以救援


练为战


实训演练


洪灾救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