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帮扶助脱贫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7-01-18 阅读:178
智力帮扶助脱贫
——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雨露计划”农村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侧记
记者 李玉荣
“回村之后,我将大力发展大蒜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黑土河镇爱华村王香说。
“我将回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兔街镇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徐平表示。
……
日前,从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雨露计划”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习归来后,一个个学员萌发了创业带头致富的想法。
镜头回眸。培训课上,县联社农村市场部经理胡孝勤讲解了农村金融知识及农村金融政策;农业专家王峰讲解了畜牧业养殖技术及管理体系建设;农经专家顾国讲解了农业科技、农村合作经济等;果树专家杨华讲解了果树栽培与管理技术;果蔬专家董恩省讲解了中药材栽培及加工、核桃树种植及管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大棚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护等;高级兽医师陈兴忠讲解了畜禽病疫防治体系建设以及简单动物医治学;茶叶专家聂宗顺讲授了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农业专家郑元红讲授了互联网概念与应用概况,电商发展的机遇,互联网+的应用,农村电商成功案例分析等。
台上,专家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学员学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一问一答,更是妙趣横生。
4期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威宁300多名学员得到了一次知识技术的提高,一次理念观念的转变。
原毕节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校长禄绍康告诉记者,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创新活力,不断加快扶贫对象增收脱贫步伐,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关于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创客)培训工程的通知》以及《贵州省创新职教培训扶贫“一人一户”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精神, 2016年12月11日至2017年1月6日,在县扶贫办和毕节九三学社市委的支持下,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举办了这次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
禄绍康说,这次培训按照“大户带穷户,先富帮后富”的基本理念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训”的工作途径,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和带动增收”三大环节,旨在选拔培育“永久 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带动帮助扶贫对象增收脱贫致富。
“培训分四期进行,每期培训七天。培训采取集中辅导、现场参观教学、学员互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采取“4+N+2+X”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即:短期集中培训7天(“4+N+2”)+长期创业辅导(X),教学方式采取实地考察+现场讲授+专家授课+课堂讨论+创业辅导“五位一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学校为了举办好培训班,结合实际,制定了‘贫困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实施细则、培训计划与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切实的工作。”学校副校长王定林说。
在培训工作中,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授课老师面授、多媒体教学、基地实地参观考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和经典案例分析相结合、培训和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格局。通过5天的理论知识学习加上2天的种养业参观学习,提高学员发现和解决生产管理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专家组还按学员从事的种植、养殖、服务业等产业门类,建立对应的后续服务关系,培训学员免费享受由农业企业家、农业专家、创业导师、电商专家等组成专家提供的为期6个月的培训后续服务,解决在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培训效果吹糠见米。
通过课程理论培训,大力掀起了科技入户、科技兴农的高潮,普及和推广新型农业种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的技术水平。解决和消除了村民在栽培方式上、施肥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误区,让农民真正地学到农业技术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培训农村金融知识、农村淘宝、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开拓了参训实用人才的眼界,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学会按市场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威宁的种养殖实际情况,以五里岗工业园区为纽带,大力发展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的渠道进行销售,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水平和致富本领。
通过培训,大家掌握了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清醒地看到自己从事行业的市场形势及创业环境,学习法律知识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更难得的学会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决策思维模式,建立专业合作社,为创业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培训好处实在多,三言两语说不完。”广大学员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