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墙的忧伤
作者:杨光早 时间:2017-01-20 阅读:320
春节回家,远远地看见父亲佝偻的身影,斜靠在老家的泥巴墙下。无情的岁月,在他的脸上冲出了深深浅浅的沟壑,就像那面斑驳的泥巴墙,写满了沧桑。父亲这一辈子,幸福在泥巴墙上,忧伤也映在泥巴墙上。
那些年经济拮据,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是几棵柱子顶着椽,椽子上面盖着几片瓦,周围一圈包谷草。用戏谑的话说,住的是“风扫地”,睡的是“月照床”,上厕所还能看星星看月亮。只有经济条件好的,才能住得起土墙房。
父亲个儿小,力气也小,常常被人鄙视。包产到户时,家里只分到几块零散贫瘠的土地,经济自然拮据。父亲过够了低眉顺眼的日子,一心想要盖几间像模像样的土墙房,也算扬眉吐气。那光滑的泥巴墙,就是父亲的幸福,就是父亲的梦想。
梦想的力量还真是无穷的,在她的驱使下,父亲起早摸黑地做瓦、砍树,还把富余的木板,跋山涉水地背到云南来宾卖,积攒钱财……一年后,在鞭炮声中,木匠师傅站在房梁上,一边“挂红”,一边洒糖果,一边说着吉利话:“一挂天长地久,二挂儿孙满堂,三挂荣华富贵,四挂四季发财,五挂五子登科……”我家的木架房终于建起来了。我和小朋友们欢呼着抢糖果,偶尔瞥见父亲站在人群里,笑得合不拢嘴。
但父亲很快收拢了幸福的嘴角,开始做墙板,上山砍韧性很好的藤条做墙筋,在地里寻找粘性很好的泥土,准备筑墙。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父亲翻了翻黄历,选定一个黄道吉日,架起墙板,将泥巴填在墙板里,铺上墙筋,再填上泥土,用墙杵反反复复地敲。泥巴伴着汗水,紧紧地粘连在一起,筑成了一版墙。墙板升高开始第二版时,再用木拍把刚筑好的墙面拍平,抹滑。就这样,一天一天,一版一版,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父亲的辛勤努力下,我家的泥巴墙筑好了。父亲看着崭新的泥巴墙,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然后把唾沫星子吐向村子的四面八方……
岁月是最残酷的雕刻家,很快把父亲的自豪一点一滴地啄光。我读初中的时候,泥巴墙的墙面开始斑驳陆离,裂开的缝隙像一张张饥饿的嘴巴,露出的墙筋在风中瑟瑟发抖。让父亲一向引以为傲的泥巴墙,在岁月的风雨中透露出了捉襟见肘的凄凉。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子里开始流行石墙。每隔几天,就会听到村子里有泥巴墙倒塌的声音:像是私语,像是呻吟,又像是叹息。几年以后,村子里几乎换成了石墙。只有我家的泥巴墙,孤独地屹立着。父亲靠在泥巴墙下,躲避着从村子的四面八方向他吐来的唾沫星子。
父亲说,他有能力筑石墙,但他舍不得这堵泥巴墙。泥巴墙里有他的汗水,泥巴墙上有他的手印,泥巴墙为他遮挡了多少风雨!人,不能忘本。什么是本?土地就是我们的本,人就要像土地一样,躺着是堆土,站着是面墙。
是的,我就是父亲的土。当村子里大肆建石墙的时候,父亲把筑墙用的钱节约下来,供我读书,把我筑成另一面墙。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毕节师范,飞出了“农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摸着老家斑驳的泥巴墙,又一次把唾沫星子吐向村子的四面八方……
我参加工作后,适逢新农村建设,村子里很多人家在政府的扶持和资助下,纷纷推倒石墙,用砖建起了洋房。到处是小青瓦,雕花窗,白粉墙。因为我是老师,家里有人“吃官饷”,我家不符合扶持条件。我家的泥巴墙,就不伦不类地屹立在村子中央,诉说着捉襟见肘的凄凉。从父亲苍老的脸上,我读出了泥巴墙的忧伤。然而父亲老了,我又在城里按揭了一套房,哪有闲钱改变泥巴墙的模样?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然而这次回家,老远就看到父亲靠在泥巴墙下,老成了一面墙,和泥巴墙是那么契合。我穿过村子的时候,看到人们坐在小洋楼里翘着二郎腿,一边喝茶,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我狼狈的模样。我感到那些从村子四面八方飞来的唾沫星子,不是吐向父亲,而是吐在我的脸上,吐在我的胃里,在我的血液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