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致富新天地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7-01-25 阅读:197
开启致富新天地
——盐仓镇嘉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侧记
记者 李玉荣
隆冬时节,寒意袭人。走进盐仓镇嘉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但见一片繁忙的建设场景。数十个工人正在齐心协力搭钢棚。身后,搭好的30多个大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往年的这个时候,几乎找不到事情做。我家两个人在这里已经做月把了,每天一人70块的工钱。不但可以就近赚钱,一早一晚还可以照顾家里。村子里有这样一个打工赚钱的地方,实在是好。”1月20日中午,在位于盐仓镇二堡村的基地旁,村民邓广艳高兴地说。
合作发展天地宽
盐仓镇二堡村六组,往年的这个时候,一片荒凉。近一个多月来,每天都有数十村民在这里忙活。这热闹的背后,其实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这变化与合作社负责人白光红带领乡亲们创业增收致富热情密不可分。
去年以来,在多个行业赚得人生第一桶金的白光红,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如何利用家乡的土地创业,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创业增收致富同步奔小康。于是,通过一番考察学习后,白光红联合志合道同的伙伴,于今年注册成立了嘉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蔡贵龙,合作社的技术负责人。这个2015年从铜仁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提起蔬菜种植,讲得头头是道。
“我们将种植白菜、番茄、胡萝卜、西兰花、葱蒜、香菜等各种各样的蔬菜。”1月20日,在基地简易的办公房里,就着温暖的炉火,蔡贵龙说,我们马上开展白菜、番茄等育苗工作,等春节后土温升起,就开展移栽,确保三四月份第一季蔬菜上市。
据介绍,合作社基地种植的是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用的是农家肥,浇的是山泉水,品质有百分之百保证。记者在基地看到,化粪池正在修建,水网也在同步建设中。
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委的大力支持。党政领导曾不止一次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跑到基地,指导建设。
“为了流转土地,我几乎跑遍家家户户。有的人家固守传统,还不愿意租。”村支书罗升云只好三番五次的动员,说好处,道得失。终于,敲定了15户人家60多亩地。
“我们以每亩400元的价钱,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并且一次性付清五年租金。每户一亩一次就可以得到2000块。流转四五亩的人家,就得到万把块钱,这拿在手里可以做一些实事。光土地流转金我们就付出了12万元。同时,流转土地的村民,只要愿意,就近在基地里打工,还可以领到一笔工资。每天七八十到数百元不等。”白光红介绍。
“我家流转了4亩多,光租金一次性就拿到手万把块。这笔钱可以做不少事嘞,以前栽洋芋包谷,管不了几个钱。”村民管兴平高兴地说。
订单销售不用愁
合作社种出的蔬菜怎么销?白光红说,我们种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与镇内各学校签订了营养餐供应合同。只要一上市,就首先确保学校营养餐这块。这块用不完的,就进入农贸市场。
“基地种植的蔬菜,由于离学校近,我们可以减少不少运输成本,节约下来的资金,还可以用于其它采购项目,让学生吃得更营养。”盐仓小学校长孟天奎表示。
“这个基地种植成功后,我们将在可界等村引进种植,强化示范带动,让更多的老百姓加快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步伐,早日过上美好生活。”盐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缪祥宇说。
据了解,盐仓镇是一个蔬菜“进口”大镇。一直以来,村民们除了小片少量种植之外,至今几乎没有像样的专业合作社引领发展。嘉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动作”,必将搅活该镇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