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1-26

温暖2016

作者: 时间:2017-01-26 阅读:893


 温暖2016
——2016年手机里最温暖的照片征集选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用它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春节将至,新的一年即将到来,2016年,我们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肯定有某一张自己拍的照片,温暖过自己、打动过自己,让自己开心过、幸福过。
  1月20日,《威宁每日新闻》面向全县征集《2016年手机里最温暖的一张照片》,短短3天,就收到100多位通讯员和网友向本报发来照片,我们从中有侧重地选择不同类型的照片,与全县读者分享拍摄者这份温暖、快乐和幸福,希望这些生活中平淡的照片,能温暖拍摄者也能温暖每一个人。

 
  陕桥敬老院肢体残疾的姚廷五老人积极乐观对待生活,他经常和敬老院里老人们养的一只羊“逗乐”,羊和老人非常亲近。(高胜利 摄)

 
  2016年的一个早晨,看到熟睡中的丈夫和儿子默契的睡姿,辛言涛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她觉得:家人安好,便是幸福。(辛言涛 摄)

 
  2016年1月的一天,冬日的阳光下,金斗乡向岭村,几名爱学习的孩子围在几块水泥砖堆砌的“桌子”上认真学习画画。他们爱学习、他们更爱美。(张福忍 摄)

 
  马丽(左)17岁,威宁民族中学高二学生;马海银(中)12岁,七舍小学六年级学生;马关杰(右)10岁,七舍小学四年级学生。三姐妹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他们用优异的成绩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恩父亲的含辛茹苦。(马相龙 摄)

 
  2016年12月24日,威宁大街上一名拾荒的老人要把拾到的纸壳推上一个台阶,给迎面而来的汽车让路,非常吃力。这时威宁民族中学两名学生帮老人把车推过了台阶,老人脸上洋溢出欣慰的笑容。(陈进功 摄)

 
  ▲2016年8月25日,王丽娟拍摄自己捧着孩子果果的手。王丽娟觉得,2016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女儿果果的降临,她是妈妈手心里最珍贵的宝贝,今后日子里的“贴心小棉袄”。(王丽娟 摄)

 
  2016年,父亲节,草海公益协会一群爱心人士看望空巢老人。天降小雨,汽车无法到达村里,志愿者提着大米、食用油、棉被走在泥泞的乡村路上。(龙凡 摄)

 
  ▲2016年12月20日,穆艺和丈夫段兴伟带着儿子段顺曦在泰丰园游玩,影子被温暖的阳光映照在地面上。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段顺曦一直生活在乡下老家,几个月未见父母,段顺曦特别开心。穆艺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一家人在一起度过周末时光。(穆艺 摄)

 
  2016年8月中旬,两位来自四川宜宾的年迈夫妇,在草海游览时全程相互搀扶,笔者抓拍了这温馨一幕。爱其实很简单,就是相互搀扶,一辈子!(李锦洋 摄)

 
  2016年5月23日,中水镇的韩玲霞带外公外婆逛街,外公和外婆手牵手逛街的温馨画面被自己抓拍下来。韩玲霞外公外婆今年都75岁,在她记忆中,他们一直相敬如宾、甚是恩爱。(韩玲霞 摄)

 
  2016年12月1日,黑石镇村民王明贵和他的妻子坐在自己设计制作的木床上牵手合影。王明贵是一个石匠兼木匠,自家房子是自己砌的,家里的很多家具也是自己制作,夫妻恩爱让他感到生活简单而幸福。(张怡 摄)

 
  2016年7月30日,高胜利家的“大头儿子”高高好奇地看着镜头。孩子总会成为每个家庭快乐的源泉。(何欢 摄)

 
  2016年2月19日,喵大王(左二)与闺蜜峡峡、特特、甜咪(从左至右)在西海码头观看花灯时合影。2016年年底,喵大王与甜咪结婚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另外两个闺蜜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四个女生都有新的收获,友情天长地久。(马艳彦 分享)

 
  在中国人心里,对于团圆的执着,常常败给了工作、败给了时间,一家人要拍一张全家福,成了生活中比较奢侈的想法。2016年1月9日,李玉香的第一张全家福虽然是用手机拍的,但她觉得它最珍贵、最有价值。(李玉香 摄)

 
  在威宁民族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孩子们亲手喂家长吃自己做的水果拼盘,很多时候,孩子的爱最温暖、最单纯、最真切。(罗烨 摄)

 
  威宁一小学生和威宁三小学生在书店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在书店里,因为热爱阅读,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和谐、安静地浸泡在知识的海洋里。(马关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