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07

石门乡三膜马铃薯种植忙

作者:沈光勇 况清 时间:2017-02-07 阅读:264


 
石门乡三膜马铃薯种植基地一角


微耕机手忙碌地耕作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况清) 2月5日,石门乡三膜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内,上百亩成片的大棚成了银色的海洋,静卧在青山脚下泛着银色的光芒。大棚内,微耕机手忙碌地操作着机械,正在修整垄沟边道,到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上百名种植工人正在盖膜、除草、打眼,一切按部就班,娴熟有序。大棚里栽种早的部分马铃薯已经冒出新苗,吮吸着大自然赋予的营养,一片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眼下正是三膜马铃薯生长蕴育的最佳时机,该乡在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女姑村、河坝村等地,利用独特的暖温气候特征,因地制宜种植三膜马铃薯。
  “三膜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石门乡马铃薯早春生产的冻害问题,使马铃薯能够早播种、早上市,并为复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在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产品价格和单位面积产值。”该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说。
  该乡是全省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脱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该乡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试种三膜马铃薯成功后,该种植技术在当地全面推开,并通过示范展示、技术培训和跟踪技术服务,培训出大批农民技术二传手,有效带动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劳动就业岗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据了解,该乡去年共种植费乌瑞它马铃薯种薯1500亩,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220 人,帮扶贫困户脱贫106 户400名。今年3月,早熟马铃薯即可上市,保底价可达3元每公斤,亩产5000斤,预计亩产值达7500元,“比传统产业赚钱多了”,群众们高兴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