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09

“悬崖村庄”蜕变记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7-02-09 阅读:337


   白岩村,一个悬崖边上的村庄。这个位于龙场镇的边远村寨,沟壑纵横,落差巨大,生态脆弱,出行难、发展难、致富难是白岩村多年的“隐痛”。
  海拔1600米到2300米,从山脚到山顶,抬头遮望眼,走路要半天;没有支柱产业,全村耕地面积仅1800余亩,人口13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多点。
  然而这一切,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勠力同心帮扶下,开始悄然改变。
 
大丫口至横坡,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初春时节,走进白岩村,一条大路沿着弯弯拐拐的悬崖边上,一直延伸到白岩村山脚,宽敞的路面只差铺上最后的细沙,白岩村的出行即将得到彻底改变。
  说起白岩村的修路史,当了十多年村主任的王崇斌感慨万千。
  2010年,白岩村修坡改梯,村民们从修坡改梯项目里节约了一点炸药从悬崖上炸开一条路,在王崇斌带领下全村老幼齐动手,谱写现代版愚公移山挖山路的历史,终于修通了一条通往山外的7公里毛路。
  近年来,通村主路在交通部门帮扶下终于修通了。但影响村民出行的通组路、串户路,一直没有修通。
  于是,王崇斌向上级争取水泥、沙子资金,带领村民投工投劳自己修。
  白岩村大丫口至横坡是该村最后没有修通的4公里山路,2016年王崇斌向交通部门争取到5万元资金,于是就带动村民开始修路。
  如今,大丫口至横坡、大丫口至杨家院子、白岩村戴家沟等通寨路修通了,打通了村民出行最后的阻碍。
  “修通了通寨路,彻底告别了过去人背马驮的历史,我还买了一辆拖拉机,春耕生产、修房盖屋运输材料什么的很方便。”白岩村大丫口村民李仁辉乐呵呵地说。
 
2000亩核桃树,铺就致富一片林
 
  路修好了,白岩村开始探索致富产业。
  白岩村地少,但有大片荒山,环境气候比较适宜种植核桃树。2014年以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向县林业局寻求核桃树苗,开始了种植核桃经果林。
  如今,在白岩村荒山野岭,已种上2000余亩核桃林,春天一到绿意盎然,村民们期盼着核桃能成为致富路上的“黄金果”。
  “核桃一般5到7年就可挂果,2000亩核桃林挂果后,将有力加快村民致富的步伐。”王崇斌如是说。
  除了种植核桃外,白岩村还依托草场发展牛羊养殖。
  戴家沟戴筛友就是在村干部帮扶下开始喂养黑山羊。现在,戴筛友家喂养的黑山羊已发展到40余只,再加上喂养3头壮牛,戴筛友家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采访中,王崇斌表示,白岩村下一步将发展种植油桃、苹果等水果,目前正在培训村民种植技术和联系油桃树苗,目标是把白岩村打造成油桃之村。
 
兜底扶贫,致富路上一个不能少
 
  “25户移民搬迁户已搬迁7户;精准扶贫户130户642人目前已规划好发展产业,采取一部分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另一部分发展特色种养殖业;19户66人特困户既无产业也缺劳动力,采取低保兜底脱贫模式……”在白岩村驻村干部笔记本上这样清楚地记录着白岩村的“家底”。
  李仁良是白岩村25户搬迁户之一。白岩村坪山组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三不通”村寨,再加上又是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只有采取集体搬迁挪穷窝。
  如今,李仁良不仅搬进新居,成为首批搬迁到威宁经开区安置点的搬迁户,还和好友投资200余万元开始创业致富。
   “一个人富不算富,搬出了大山,让我变成城市人,我就要抓住机遇快速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李仁良如是说。
  白岩村,这个悬崖边上的村庄,在村干部的带领下,1300余人在悬崖边上硬生生地凿出一条条通往大山的致富路,让沟壑纵横的大山长出村民致富脱贫的梦想,把原本不适宜生存的村庄变成白岩人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