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眼中的“家园巨变”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7-02-13 阅读:209
姚浪出生在东风镇元木社区六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有着深深的感情,说起家园的变化,一直性格内向的他却能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已经在此生活了24年,我喜欢这里。”姚浪说。
蓦然回首往事,姚浪感慨颇多,24岁的他一直在外求学长达7年之久,这七年中,每一个假期回乡,家乡的变化都会让他感到惊喜,特别是最近的五年来,家乡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让他激动不已。
曾经,东风镇煤炭经济发达。经济指标上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却一路下跌。为什么?煤炭业是重污染行业,挣的钱越多,牺牲当地生态环境的程度就越深,进而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因为采煤,东风镇一度时期山黑黑的,水黑黑的,房屋也黑黑的,连衬衫领口也是黑黑的,粉尘污染极度严重,曾被戏称为“非洲难民营”,“世界脏乱差中心”。
每逢赶场天,街上过往的人们都是满脸的煤灰又黑又脏,天空全是灰尘和烟雾,空气中带有刺鼻的气味。集镇上的房屋都是又矮又旧的老房子。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这里的河水变清了,天空变蓝了,空气变清新了,山上的植被也在慢慢恢复,庄稼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这些年,我们老百姓重新获得了青山绿水美丽家园。”姚浪说。
姚浪家住在元木村六组,与东风集镇一河相隔,以前,他去集镇读书要过河,每年汛期来临,总会被隔离一段时间,没桥过不了河。
现在,营盘大桥等四座桥的成功修建投用,方便了河两岸老百姓的出行,大家去到集镇只需要几分钟。
就在前两年,硬化通组路直接修到了姚浪家门前,在这之前,住在山顶的姚浪一家人,从来没敢想可以直接把小汽车开到家门口。
不但如此,伴随元木村小集镇的建设,更让集镇和集镇周边的群众获得了便利,住宿条件改善了,路灯修好了,草坪绿化了。
如今的东风镇是乌江源头第一镇,山美水美人更勤。不但集镇美了,河堤治理工程也投入使用了,让每年都要看见河流发大水的周边群众免除了后顾之忧,能安安心心的生活。
俗话说:“要想富,先铺路。”以前,东风镇只有一条主干道,一有运煤的卡车通过就会堵车。
“修路是关键,路上有了那么多的车,这路当然要好要够用。”姚浪说。
姚浪小的时候,下雨天道路泥泞,根本没有办法出门。如今,这里条条水泥路交错相接,又增修了几条新的马路,交通便捷多了。
“现在,我们这里交通四通八达,不管到哪里,路都特别好走了。”姚浪说。“我的家乡有了很大的改变,三纵四横的柏油路网方便又快捷,不再为出门就堵车而烦恼,雨天照样上街耍,出去玩。”
走进现在的东风镇集镇,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农村,漂亮大气,基础设施完备,路灯、人行道、绿化、休闲观光亭等等,风景优美宜居宜商,各式各样的假山、凉亭、小桥应有尽有,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玩耍的嬉笑声和老人们开心的谈笑声。
每当百花盛开的日子,这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人们走向富裕的欢歌笑语。
“对于未来东风镇的发展我充满了信心。”姚浪说。
五年来,姚浪的家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就,这让他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日益优越,更能感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展望未来,安居乐业,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姚浪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