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2-13

生态致富催开“幸福花”

作者:李正传 时间:2017-02-13 阅读:333


 生态致富催开“幸福花”
——哲觉镇中发村踏上生态发展之路
通讯员 李正传


  哲觉镇中发村土壤、水利、气候等资源都具有优势,但农业发展仍以粗放型为主,浪费了良好的资源优势,该村脱贫攻坚难度大,百姓致富路子窄。2016年,该镇提出了“生态立镇”战略,依托生态气候资源优势,借全县大农业发展的东风,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生态新型发展道路。
  走绿色经济新路,就是要打好生态牌,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
  “哲觉镇是一个农业乡镇,良好的生态是我们的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壮大生态绿色发展模式,计划实施软籽石榴、苹果等经果林产业发展,推进经果林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达聪说。为顺应市场需求,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与绿色生态卖点的结合,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践“三变”改革,哲觉镇发动优势,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在该镇中发村规划软籽石榴生态园,栽种特色水果——软籽石榴。
  “我们组织党政班子、农业服务中心干部、中发村的村干部、群众,到云南会泽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发展软籽石榴的经验做法。”该镇镇长朱达聪告诉笔者。经过实地调研和反复论证,该镇决定从云南会泽引进软籽石榴苗,流转土地规划实施种植。
  “只要两年,我们的软籽石榴就可以采摘,就能上市。就可以来这里采摘新鲜特色的软籽石榴,体验农事活动,到时一定非常热闹!”近日,笔者在哲觉镇中发村流转耕地里看到,不少村民正在指指画画,想象着未来中发村的产业布局,对这个正在打造的生态果园充满希望。
  1月20日,笔者在哲觉镇中发村看到,该村村支书许林乖正带领10多名群众,在该村整合流转的经果林土地里松土、挖坑、铺地膜,栽种软籽石榴,农户几个人一起,相互配合,前面栽种、后面浇水,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据悉,中发软籽石榴种植约200亩,涉及群众120户1000余人,上市后将促进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带动观光旅游、产业升级等发展。推动以资金变股金、土地变股金、技术变股金的中发“三变”模式扩展开来,进而强化观光、休闲、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等功能。
  中发软籽石榴种植采用三方合作方式,即村集体出资150000元,用于购置软籽石榴苗;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管理和联系销售;农户负责用土地入股和种植管理及按照合作社技术要求做好水肥农药购置使用等方式合作。三方共同提供种植技术及树苗和种植所需的各项开支。
  在见效后的利润分配上,按“127”的模式(既村集体占销售收入的10%,合作社占收入的20%,农户占收入的70%。)进行利润再分配,该模式实现了三方双赢,这样的合作方式既能壮大村集体财产,又能受益于农户,技术也得到了保障;同时能促进当地农家乐、休闲娱乐及其他农特产品的发展。
  中发生态园将推进单一农业向多功能农业发展与转变。在软籽石榴前期生长阶段,石榴园中合理套种蔬菜、辣椒、小葱等作物,不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抑制杂草生长,可以达到以短养长,增加果农收入的效果。等到成熟时期,种植适宜阴湿生长的蔬菜,实现果蔬双丰收。
  “良好的生态是哲觉最值得炫耀的卖点,是哲觉靓丽的名片。”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达聪谈到该镇生态优势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下一阶段,该镇将大力挖掘乡村生态旅游及观光旅游,壮大休闲娱乐和农家乐规模,让农民从中享受到“红利”,争先恐后地富起来。
  生态致富,催开百姓幸福花。该村的运行模式是哲觉镇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生态致富”新路径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