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四项举措”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作者:马永坤 时间:2017-02-15 阅读:188
本报讯(通讯员 马永坤) 近年来,威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目标,“四项举措”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阵地建设,做到有场所办事。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着力拓展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打造集党务、村务、医务、商务、事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按“十个一”标准,投入资金10091.9万元新改扩建440个村办公场所,每个在300平方米以上,所剩下的187个今年将全面改造完成,使之成为便民办事、党员议事、群众娱乐的综合阵地。
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做到有财力做事。整合资金9318.6万元,推进53个省级试点村、187个县级试点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积累100万元以上的有49个,按积累大于3万元标准,消除空壳村215个,力争今年全面消除空壳村。
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做到有能人谋事。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采取机关下派、村内遴选、跨村交流等方式,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627人,其中农村致富能手318人、农村工作能手176人、下派干部101人、退伍军人22人、返乡人员6人、退休干部1人、大学生村官1人,做到了结构更优化、人选更广泛、群众更认可。
不断提高待遇,做到有激情干事。将村(社区)干部固定报酬正职每人每月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副职每人每月1200元提高到1500元,同时每月为每名村(社区)干部缴纳养老保险384元。在提高经济待遇的同时,提高政治待遇,在2016年乡镇换届中,2名村支部书记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名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在事业单位招考中,11名村干部考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岗位吸引力得到大幅提升,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